那时候听说静妃给她庄子里的佃户家的孩子安排先生读书习字。 大家伙都觉得愚蠢至极。 有银子不是这么花的!! 可现在呢? 人家的铺子缺人用吗? 不缺!! 个个店小二,学徒,师傅的,都是一个顶仨。 最要紧的是,别的铺子生怕老师傅们走了,铺子会乱成一锅粥。 可杏花村还真没怕过这种事!! 好些个店小二或者二三掌柜培养几年的,都能独当一面。 有的时候,你是真的不服人家的耐心和本事的。 一开始,十三听妻子说起的时候,就觉得,这事儿有些古怪。 不过,细细一想,觉得,无论是对那些侄儿来说,还是对圣上来说,都是极为妥当的。 只不过,提此意见的人,倘若哪天被宗室中人拿来说事,会有些尴尬罢了。 但既然受了他大哥所托,十三觉得,这事儿,他还是必须得办得妥妥当当的。 当年年幼的时候在宫里,他也受过大哥照顾,这种恩情总得还吧? 更何况,有静妃照顾帮衬着,对几个侄儿的将来也有所帮助。 而现在,就差一个时机罢了。 顾敏自从回宫之后,就在分神排列自己堂兄弟,侄媳妇,侄孙媳妇娘家的那些人。 这真的是不排不知道,一排吓一跳,顾家居然和内务府所有的世家都有那八杆子打得着的亲戚关系。 康熙朝的八大世家,在康熙末年的夺嫡中,硕果仅存的也就三家罢了。 至于现在的几家,是新贵,而其中一家,就是顾家。 而据别人所说,这倘若顾家认了第二,别人不好意思认第一。 首先自然是有顾敏和弘瞻小狮子的原因。 可另一方面,也是顾家男丁特别多,渗入到了内务府各行各业之中。 虽然男丁们在他们的行业里,干的还真的只是螺丝螺帽的活计。 可有的时候,你还真的不能小看人家螺丝螺帽。 你说那种干了几十年这个行业的螺丝螺帽,只要不是笨的,那都是这个行业的翘楚了。 之前是顾敏借用了堂兄的身份。 雅尔江阿呢,也是个投桃报李的,那时候,倒也是提拔了几个他看得顺眼,能力又还成的堂侄。 雅尔江阿还是个比较喜欢提拔年轻后生哥的王爷。 当然了,这些顾敏是不知道的。 再后来是四爷上位之后,倒也很给顾敏面子的,提拔了几位踏实肯干的堂兄弟。 也幸好顾敏堂兄弟多,本来人家浸yin在内务府几十年,什么门道没摸清,什么门道不知道。 而且在四爷看来,提拔新世家,还是要提拔的。 有顾家现成的世家不提拔,你难道还去提拔别家吗? 无论怎么说,也是弘瞻的母族。 忠心度,可靠度也比别家强些。 最要紧的是,顾家男丁人强马壮啊!! 顾敏三十几个堂兄弟,虽然之前夭折,后来年长的过世了几个。 可大部分的还在世啊!! 更别提那一百多个堂侄,还有那源源不动,每年在增长的侄孙了…… 随便怎么挑,挑几十个还是很得用的。 最重要,还是用得顺手,四爷自然就用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