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8章(2 / 2)

当下问道:“这东西对人害处大吗?不能吃出事儿来吗?”

孙启胜笑了笑:“品相好的木耳十好几块一斤,谁能一顿几斤几斤的吃?

“少来少去的,问题不大,大不了拉一天肚子,吃的人也不知道是哪个菜作的妖......”

后来,政策变了,山里的树不让砍了,我和他就一起离开了大山,来到了三江平原。

三江平原在龙江省,顾名思义,是三条江冲积出来的。

这三条江分别是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

这里,就是钱亦文的爷爷去过的地方——下江。

这里有肥沃的黑土地,适合种植农作物,且地广人稀,土地非常之多,价格在当时低到几乎等于不要钱的地步。

在最初搞承包的时候,荒地居多,甚至有“只要你能开出地来,都是你的,五年不收租金”的优惠条件。

而且新开垦出来的土地连肥料都不用上,如果我说大豆能凭借优秀的腐殖土长疯了,你信吗?

这并不夸张,有一年我们一块新开的地里黄豆就长了一米多高,光长秧子,不结荚,全都是爬在地上长的......

我们把从前攒下的钱全都拿了出来,买了一千亩地,一半生地一半熟地。

第一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得很好;

第二年,也是如此;第三年,还是一样。

在这个靠天吃饭的地方(没有灌溉条件),人常说三年两收,我们能有这样的收成,自然让我们非常高兴。

一千亩变成了两千亩,又变成了三千亩。

但我们没有满足,又瞄上了一个土地更多、人更少的地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