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国家大战略的施行,绝非一人之功,实乃我等君臣共同之重任。”
欧阳伦微微皱眉,眉心处挤出几道浅浅的纹路,语气中带着一丝郑重。
他的目光再度在众人脸上一一掠过。
大臣们的眼神依旧紧紧黏在他身上,炽热而执着,仿佛在齐声呐喊:“驸马爷,我们就等您的高见了。”
欧阳伦心中无奈更甚,但面上仍保持着从容的神色。
“陛下及诸位大人如此信任,我自当知无不言。只是这战略的施行,绝非一人之力可成,还需诸位大人齐心协力。”
户部尚书郭资连忙点头,脸上带着急切之色:“驸马爷放心,只要是对大明有利之事,我等定当全力以赴。就请驸马爷快说说具体的举措吧。”
其他官员也是连连附和。
欧阳伦微微颔首,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诸位大人,草原广袤无垠,拿下之后,若想真正为我大明所用,经营之法至关重要。首当其冲,便是将草原纳入我大明疆域体系,即便暂由藩地代管,也要确保政令畅通,逐步渗透我大明的治理理念。如此,百年之后,草原方能彻底成为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就是国家大战略的核心!”
他目光坚定,神色庄重,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辽阔版图完整统一的未来。
“而让草原发展起来,使百姓安居乐业,更是重中之重。唯有草原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才会真心归附,融入我大明。至于如何发展,修路便是第一步,且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欧阳伦微微抬起手臂,在空中虚点几下,似乎在勾勒道路的走向。
“一条平坦宽阔的道路,不仅能打通草原与内地的商贸往来,还能让我大明的文化、技术得以传播。比如,我们可以从临近草原的卫所出发,修筑主干道,再以此为脉络,延伸出众多支线,深入草原各个部落。”
欧阳伦边说边比划着道路的布局,“道路修通后,商队便能自由出入,带去内地的茶叶、丝绸、铁器,换来草原的马匹、皮毛、畜牧产品,双方互通有无,繁荣经济。”
户部尚书郭资眼睛一亮,忍不住插话道:“驸马爷高见!如此一来,户部税收也能大幅增加,百姓富足,国库充盈,一举两得啊!”
其他大臣也纷纷点头,低声议论,对这一举措表示赞同。
欧阳伦微微摆手,示意众人安静,接着说:“道路只是基础,配套设施也要跟上。沿途需设立驿站,为往来商队提供休憩、补给之所,同时也可作为传递消息的节点,加强对草原的管控。”
“再者,要鼓励内地百姓前往草原开垦荒地,传授先进的农耕技术,帮助草原百姓发展多元化经济,不再单纯依赖游牧。”
礼部尚书吕昶捋着胡须,缓缓说道:“驸马所言极是。文化交流也不可忽视,可在草原兴办学校,传播我大明的礼仪道德、诗书典籍,让草原百姓从内心深处认同我大明文化,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欧阳伦微笑着看向吕昶,点头赞许:“吕大人所言正合我意。文化认同乃是根基,教育先行,方能培育出一代又一代心向大明的草原子民。此外,我们还要注重草原生态的保护,切不可因过度开发而破坏了这片土地的生机。”
几位武将对视一眼,其中一位抱拳说道:“驸马爷,草原局势复杂,修路及各项举措推行时,怕是会遇到阻碍,需我等武将出力之处,尽管吩咐!”
欧阳伦目光坚定地看向他们:“诸位将军责任重大。在修路期间,需派兵沿途护送,确保施工安全。待各项设施建成,也要维持好草原的治安,保障商贸往来与百姓生活的安稳。”
朱标坐在龙椅上,听得津津有味,不住点头:“妹夫这一番谋划,环环相扣,细致入微,这第一步都如此厉害了,那第二步又是如何?”
朱标的这个问题,直接又将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欧阳伦身上。
欧阳伦迎着众人炽热的目光,深吸一口气,继续有条不紊地说道:“陛下,诸位大人,这第二步,关乎藩地的长远布局。我大明未来藩王众多,且各藩王实力参差不齐。就如秦王、燕王、宁王,如今皆雄踞一方,地处靠近草原的要冲,实力更是位列第一档。”
他微微眯起双眼,仿佛在脑海中勾勒着大明广袤疆土上藩地分布的复杂局势。
“故而,在藩地划分上,切不可简单行事,而应秉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原则,使之相互制衡。如此,方能避免某一藩王势力过度膨胀,威胁朝廷统治。”
欧阳伦边说边伸出双手,手指相互交错,形象地展示着这种制衡关系。
“比如,在划分藩地边界时,可将不同藩王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一处水草丰美的牧场,可让两个甚至多个藩王的属地在此交汇,利益相互牵扯,自然难以轻易生乱。”
欧阳伦目光扫过众人,观察着他们的反应,只见大臣们有的微微点头,陷入沉思;有的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这一新颖且大胆的想法。
“与此同时,朝廷必须在各个藩地建立军事基地。平日里,可对藩王军队进行战术指导、军事训练,提升其整体战力,以备边疆之需;必要之时,这些军事基地也能起到震慑藩王的作用,确保藩地稳定。”
欧阳伦神色严肃,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此举不仅能稳定藩地局势,从长远来看,政治地缘稳定了,经济才能更好地发展。藩地之间商贸往来顺畅,百姓安居乐业,朝廷税收也能稳步增长。”欧阳伦双手背后,昂首而立,自信地阐述着这一战略布局的深远意义。
兵部尚书闻言,眉头紧锁,面露忧色:“驸马爷,在藩地建立军事基地,这固然是良策,但如此一来,朝廷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还需妥善处理与藩王之间的关系,稍有不慎,恐生嫌隙,这其中困难重重啊。”
欧阳伦微微颔首,目光中满是理解:“大人所虑极是。不过,此事虽难,但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值得一试。我们可逐步推进,先从实力较强、对朝廷忠诚度较高的藩地入手,树立典范,再逐步推广至其他藩地。同时,在与藩王沟通时,要晓以大义,让他们明白此举于国于家皆有益处。”
吏部尚书也提出疑问:“驸马爷,这藩地划分如此复杂,那官员的选派与管理又该如何安排?”
欧阳伦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地说道:“吏部选派官员前往藩地任职时,务必挑选那些清正廉洁、有治理才能且对朝廷忠心耿耿之人。”
“这些官员既要协助藩王治理属地,又要时刻关注藩地动态,确保朝廷政令畅通。同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定期对官员进行考核,赏罚分明,激励他们为藩地发展尽心尽力。”
“这些咱们已经有成熟的规则,在这里就不必多说了。”
朱标坐在龙椅上,听得频频点头,眼中满是赞赏:“妹夫这一番谋划,深谋远虑,丝丝入扣。有此良策,我大明何愁不稳,何愁不兴!”
满殿大臣们纷纷抱拳,齐声说道:“驸马爷高见,我等愿全力配合,共推此战略施行!”
“陛下,其实我还有第三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