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三顾茅庐,示之以诚(1 / 2)

蜗牛非牛 蜗牛非牛 611 字 3个月前

自松山堡城外大军集结时起,已过去快三个时辰,天色临近正午,毒辣的太阳高高悬在天上,烤晒着大地,烤晒着还在艰苦行军作战的明、清双方将士。

宣府镇总兵杨国柱的额头上,也布满了豆大汗珠,他的盔甲上插着数支重箭,却只有左臂上渗出了些许血渍。

此刻,他的中军大纛旗下只余三百多的家丁亲军,从他们衣甲上的血渍和刀斧、箭痕可以看出,刚刚定是经历了一场血战。

而杨国柱所在山岭的东南三百余步外的一处丘陵上,同样矗立着一杆织金龙纛大旗,旗下赫然是大清国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策马而立。

多尔衮对战马前垂手侍立的恭顺王孔有德沉声说道“如何?杨国柱还是不肯投降嚒!”

孔有德忙恭谨的回道“回睿王爷,杨国柱冥顽不灵,只知愚忠,不肯弃暗投……”

他本想说“弃暗投明”,可话到嘴边却猛然觉得有些不妥,忙改口道“不肯弃明投清。”

多尔衮面如表情,一双鼠眼凝望着远处的山岭,他的正白旗两千余精锐骑兵,紧紧围绕在那处山岭的四周。

而杨国柱麾成擒,为何一定要劝降他?”

这位额克亲乃是清国的宗室,老奴努尔哈赤之孙,奴酋黄台吉的亲侄子,此时,承袭其父清国辅国公爱新觉罗·塔拜爵位,为辅国公。

额克亲此时才三十岁出头的年纪,与清国其他宗亲一般,都是打小便随在各位叔伯身边,从军出征历练,但立微功,便可提携进封官爵,而真有大能者也可因军功表现快速崛起。

睿亲王多尔衮转头看了额克亲一眼,淡淡说道“杨国柱虽已在磬中,随时可成擒,然今日擒捉了杨国柱,南朝总督洪承畴身边还有吴三桂、刘肇基、白广恩等十余位总兵大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