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写书不是为钱,也不是为名,为的是精神上的充实。 这真不是在唱高调,一个六十四岁的老人,有退休金,有医保,出门坐公交有老年卡,有急事能拿得出钱打车,想吃rou能吃上rou,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 老汉还能图什么?买车,老汉不会开,以前老伴儿下岗以后,和她一起干过好几年的路边洗车,经常有车停在我们那,老汉碰都不碰,对那个天生没有兴趣,主要是上道就蒙,不怕大家笑话,现在坐出租,老汉都是坐后排,坐在前排心里直突突。 做了两次大手术,也看淡了许多事,能活着就是挣的,一家人能齐齐整整,就是幸福。 上周,老汉第2次申请了签约,不知道能不能通过。 在10万字的时候,就申请过1次,被驳回了。看网上有好多贴子说,如果10万字被拒,基本上就没什么希望了。 也有人发贴说《凡人修仙传》30多万字才签的,说实话,老汉从2007年在起点开始看书,像《凡人》这样30万字签约的,现在也只遇到过这一本而已。 不能签约的话,就说明老汉写的不好,虽然老汉写书不图出名挣钱,可还是希望能获得专业人士的肯定,就像许多书友发评论,很多人说大爷加油,老汉看到很开心。但最让老汉开心的是有书友发贴说,大爷写的真好:) 老汉也想好了,这次申请签约,要是还没通过的话,等到《北凉王前传》写到50万字的时候,老汉再申请一次,要是还被拒之门外,这本书就不再申请签约了。 到时候,如果第3次签约还是没有通过,老汉会把《北凉王前传》的分季主题大纲公开发出来,然后不会弃坑,也不会烂尾的把这本书写完。 之前老汉就说过,关于《北凉》的故事,老汉会写四部,这第一部,就算是史上最长公众版了:) 当然,如果能签约的话,老汉也会尽量争取,把公众版的章节写到最少50万字再上架的。 说这些不算是跑题,既然是总结,就要把方方面面的事情都开诚布公的说出来。 《北凉》写到现在,故事算是展开了,大部份的主要角色都已经或明或暗的登场了。明的就不用说了,暗的,不知各位书友能找出多少? 写到现在,各位书友有两条意见,老汉今天在这里重点回复一下。 1,这本书有没有得到《雪中》的授权? 关于这一点,老汉再一次的重新声明一下,《北凉》的创作灵感,的确来源于《雪中》 一开始老汉是想写个同人类的故事。 后来,儿子告诉老汉,这样做,涉嫌侵权。 老汉就说,我把里面的名字都改了啊?剧情也有调整,这样也侵权吗? 然后,儿子就给我找了一个现实中的经典案例,是琼瑶女士起诉某电视剧侵犯她作品原创权,并胜诉的案子。 老汉看过之后,才知道一开始是老汉想的简单了。于是,老汉又重新修改了主线大纲和人物设定,查找和认真阅读了大量相关法律法规的资料,甚至还花了1200元钱,找了专业的律师来咨询,帮老汉检查了新修改的大纲和人物设定。 现在,老汉可以在此,为自己以下言行,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现在的《北凉王前传》没有侵犯《雪中悍刀行》任何的原创版权。 之前老汉在本书的作品相关里发过一个长贴,因为里面有许多《北凉》后续内容的剧透,所以老汉后来又把它删了。 一会儿老汉会重新把它找出来,里面有《北凉》后续内容剧透的地方,老汉会用XXX代替。 如果还有读者关心《北凉》是不是侵权《雪中》的,稍后可以去作品相关里,看那个贴子。 2,不少读者反映,《北凉》的世界观设定过于庞大了,有不少读者担心老汉第一次写小说,能不能掌控的住这么大的世界观。 还有的读者觉得,世界观大了,写的东一榔头,西一镐的,不好看。 老汉能不能掌控得住这么大的世界观? 这个大家不要问老汉能不能,而是要看老汉能不能。 是骡子是马,咱们得跑起来看。 至于说世界观大了,写的东一榔头,西一镐,这个事。 怎么说呢,题材就是这个题材,有人喜欢,自然就有人不喜欢。这种大世界观的,在网文界写的比较少,但不代表他不好看。 有许多古今中外的文学和影视作品,都证明了大世界观、多角色的设定思路,创作出来的作品是精彩好看的。 近一些的,如《权利的游戏》《漫威》《DC》《火影忍者》《海贼王》他们的世界观和角色设定,都比老汉要大得多,多得多。 再远一些的,如《大唐双龙传》说是两个主角,但多情公子侯希白、绾绾、跋锋寒、石之轩,这些角色的戏份,都不比主角少太多,有的甚至比主角还要更有人气。 再远一些的,如《三国演义》《封神演义》《水浒传》《天龙八部》 其实,各位书友完全不必纠结所谓的大世界观,还是小世界观一说。 大家看的是故事,咱们用最简单直接的办法来评判,《北凉王前传》的每一个单章,大家看了以后,觉得好不好看? 好看,那就继续看。 大小世界观是老汉这个作者考虑的事,再难掌控,只要大家喜欢,老汉拼了这条老命,也给它掌控好了,继续写出好看的故事,来回报大家的厚爱。 不好看,那就不看呗。 老汉说句招黑的大实话,各位读者要是能指点一个作者写出好看的作品,那大家也不用看书了,都去写小说吧,直接成神就好了。 你有你的所喜所爱,你也有选择和评价的权利。 但同时,任何一个作者,也都有坚持自己创作思路的权利。 写书不比其他行业,作者本身就是一个孤独的职业,他写出的作品,代表了他的风格,他的思想。 今天,我听你的,让你满意了。 明天,别人又有不同意见,我继续听他的,改到让他满意。 后天,再有第三个人说,前两个说的不对,你得听我的。 一个作者,一本书,要真这么人云亦云,那就和熊瞎子掰苞米一样,掰一根,扔一根,再掰再扔,到最后,什么也剩不下。 而这样的作者,这样的作品,就和墙头草一样,没有自己的主见和风格,到最后没有一个人会喜欢, 因为一直在改变啊。 把喜剧改成正剧,喜欢喜剧的读者,走了。 把正剧改成科幻,喜欢科幻的读者走了, 把科幻改成神话,喜欢神话的读者走了。 把神话改成喜剧,喜欢神话的读者走了,而喜欢喜剧的读者也不会再回来了,因为人家怕你再继续改。 就像老汉上版简介上写的那样,喜则留,厌可走。 你觉得老汉写的不好,可以随便骂,骂老汉写的书不好,骂老汉不好,都行。 只要不祸及家人,有什么攻诘漫骂,冲着老汉来就好了, 老汉绝不禁你的言,因为作为一个作者,老汉没写出让读者满意的作品,就应该接受这个惩罚。 说句比较小资的话,这叫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北凉王前传》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水不拖。 许多剧情,换个人来写,至少可以水上个一两万字,但在老汉这里,最多写上1千字,可以说,各位书友可以说老汉写的不好,但在这一点上,老汉是问心无愧的,是对得起大家的。 现在写到30万字,一开始追本书的读者知道,最开始的那个时候是按2千字一章来写的,老汉大概写到19万字的时候,这本书的章节数就有100多章了。 看上去章节挺多的,但有什么用呢?说是不水,可分成那么多小章节,有时候单纯的为了凑字数,也会水上个三五百字。一百章19万字,里面最少有3万字是水文。 老汉看书的时候,不喜欢看水文,轮到自己写书的时候,却水了起来。 网上有句话,人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自己最不喜欢的样子。 老汉活了六十多年,不想到最后的时候晚节不保。 所以,在写到19万字的时候,老汉来了一次大改。 从头到尾的改,把100多章,砍成了30章。 如果当初没有大改的话,现在《北凉》的章节数应该有200多章了,这33万字也会变成40多万字,而这40多万字里,最少会有七八万字的水文, 那样的话,虽然第一眼看上去挺充实有料的,可当大家看内容时,就会发出“这是什么意儿”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