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巅峰对决,黄龙仕一败元本奚(1 / 1)

北凉王前传 北凉老人 2353 字 1个月前

天榜各评,其中以十名仕之评,最为多争。    先有西楚左相晏子,以相貌有异,被革出榜外。    后有南宋女儒谢冰心,破中原千年礼教之大防,以女子之身,冠名榜上。    更有号称是‘贪、嗔、痴、毒、狠’五毒俱全的黄龙仕登评榜上。    除此三者之外,天榜十名仕中,便要数漓阳王朝的闲散议事大夫——元本奚,为争议最大之人。    关于元本奚登评天榜十名仕,争议有二。    其一,元本奚上唇极薄,观其相貌,似只有半片下唇,有与其不睦者,以半片唇而代称其名。    西楚左相晏子,如此大贤大才之人,都因身高相貌有异,被以其貌堪愧于名仕风流之雅为由,而革出榜外,凭什么看似貌有残缺的半片唇元本奚,能继续留名于榜上?    天榜对此给出的解释是;    一,上古之时,有儒教贤圣名仕——百里期,其相貌与元本奚一样,皆有半片薄唇,若因此将元本奚革出榜外,置儒家上古贤圣百里期于何地?    二,晏子之貌,乃千年未有之异,无据可考,无查可依,且西楚上至帝主熊氏,下至黎民百姓,轻名重实,对天榜之评,视为无关紧要之虚名,既是如此,登评与否,又有何哉?    三,天榜著评,未领诸国之奉饷,未受天下之馈赠,乃一家一言之评。    咱们用比较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来解释一下天榜所给出的解释吧;    元本奚和儒家上古贤圣百里期一样,都是半片唇。如果因为貌异难堪名仕风雅,这个理由把他革出榜外,那就等于是得罪了整个天下的名儒仕子,    这么拉仇恨的事情,谁爱干谁干,我天榜没那么大的脑袋,顶不住这么大的雷。    你西楚国富民强,上到皇帝熊负刍,下到平民百姓,都不把我们天榜当盘菜,那咱们就各玩各的,谁也别搭理谁。    我们天榜定评天下,没吃别人家大米,没领别人家工资,爱咋写就咋写。    元本奚有天下的名儒仕子撑腰,谢冰心有富可敌天下的南宋冠名赞助,黄龙仕是个阴狠毒辣又记仇,且做事无底限的狠角色,这三个人,天榜得罪不起。    西楚从上到下,都拿天榜不当回事儿,一不给钱,二不给物,三不会对天榜动武,得罪了西楚,天榜没有任何损失,    所以,天榜不带西楚玩了,此举也有杀鸡儆猴之意,提醒其他人,喂,看见没有,不听爷的,爷就不让你上热搜哦。    各位读者,大家看明白了吗?    天榜这就是典型的店大欺客啊。    有道是;路不平有人铲,事不平有人管。    天榜这种霸道无耻的行为,正应了那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有一个人,看不惯天榜这么无耻霸道的行事,决定打脸天榜。    这个人就是那个无依无靠,无权无势,无财无德,却让天榜忌惮最深的五毒俱全黄龙仕。    黄龙仕怎么打脸天榜?    很简单,你天榜不是把相貌同样有异的元本奚,留名于天榜之上了嘛,敬重晏子品德言行的黄龙仕,就把元本奚的名字,刻到了他的小本本、黑名单上。    你天榜不是说元本奚的相貌和儒家上古贤圣百里期一样嘛,那咱们就不以相貌论事,    既为名仕,必有才德,我黄龙仕就让元本奚才德败坏,如此之人,看你天榜还好不好意思让他继续登评十名仕之位。    元本奚在漓阳王朝任职闲散议事大夫一职,这个职位虽然只是一个从五品的芝麻官,却是漓阳皇帝为元本奚所特设的,此官职,在漓阳王朝,古往今来,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这是因为,元本奚性格怪异,有大才却不爱管闲事,漓阳皇帝赵合便恩准他何时上朝皆可,何时退朝都行,无须点卯,不必报备。    漓阳朝堂上,经常可见如此奇景,皇帝与诸位臣公正在议事,一个睡眼惺忪的薄唇中年人,垂头搭脑的,从殿外旁若无人的走进来,在独属于他的位阶上一站,低眉颔首,默声不语。    或者是漓阳皇帝赵合正在跟一众文臣武将,意兴大发的在金殿上,针对时政、民生、军机等朝堂政事,侃侃而谈之际,那个薄唇中年人,连个招呼都不打,转身退出金殿,提前下朝去了。    如此恩宠圣眷,就是皇帝的五个亲儿子,都是望尘莫及啊。    西蜀有女相有苏,突厥有隐相阿史那飞燕,西楚有备相曹常卿,而元本奚则被称为漓阳的懒相。    要想败坏这样一个人的德行,看似容易的很,    因为只要从‘恃才傲物,懒政怠工’这两条上攻击他即可。    实则却难比登天,说元本奚恃才傲物,可他自写了一副楹联,挂在自家的府门上;    上联是;诗词书画琴瑟,无一所擅    下联为;礼户史工刑兵,不求甚解    横批;百无一用    人家都把自己说成是百无一用之人了,这样要还是恃才傲物,天下间,大概就没有谦虚之人了吧。    有道是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元本奚虽然只是一个月俸十四石的从五品小官,可架不住皇帝拿他当宝贝啊。三天一小赐,五日一大赏。    元家每日吃的是贡米御粮,喝的是甜泉皇酿。    这么说吧,就连元本奚用的夜香桶,都是漓阳皇帝赵合下御旨,命内庭造物署,根据元本奚的体形和坐姿习惯,来定制打造的。    可是,可但是,但可是,元本奚的官职是闲散议事大夫,这个官职是皇帝为他所特设的,在之前根本没有这个官职,也就是说他这个闲散议事大夫,需要做什么,那是由皇帝说了算的。    而漓阳皇帝赵合,给出的官方定义就是,闲散议事大夫一职,就是想说就说,想听就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这哪是什么闲散议事大夫,分明就是漓阳官方豢养的吉祥物嘛。    哪家的吉祥物,还需要懒政怠工啊?    作为一个吉祥物,好好的活着,活的健康长寿,那就是辛勤认真的工作了。    不过,黄龙仕是谁,那可是连天榜都不愿意招惹的狠角色,对于黄龙仕来说,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没有破绽的人和事。    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没遇到他黄龙仕。    对于元本奚,黄龙仕设了三步棋,三招之后,元本奚的名声,要是臭不了大街,他黄龙仕就穿着睡觉时穿的亵衣亵裤,绕着漓阳国都闫京城跑上三圈。    (此举基本上就相当于在现代,男人只穿了一条四角内裤,光着膀子在大庭广众之下,穿行于闹市之间了。如此行为,请各位书友千万不要模仿,如果有书友非要逆天而行的话,请拍照发给老汉,老汉转发在微博上,兴许还可以上个热搜,也算间接的为本书增加点曝光率了:)    黄龙仕的第一招,目标就是元本奚挂在自家府门前的楹联。    他在元本奚府门前那副楹联的上下联和横批上,各添了几个字,如此一来就变成了;    上联是;诗词书画琴瑟,无一所擅,唯因艺艺尽通,古往今来对手少。    下联为;礼户史工刑兵,不求甚解,只为官官皆庸,文臣武将废物多。    横批;百无一用,莫当真    倾刻之间,画风大变,原本一副自谦自嘲的和气楹联,转眼间就变成了一副狂放不羁,傲气袭人,专拉仇恨BUFF的招黑神器。    其实,要是严格的说起来,被黄龙仕补全的这副楹联,才是元本奚自身才情和内心想法的真实写照。    试想一下,如果元本奚没有如此大才,漓阳皇帝吃饱了撑的,会给他如此恩宠,励精图治的漓阳皇帝,会闲着没事儿养个吉祥物玩?    以前,大家其实心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只不过人家元大夫,如此懂得做人,甘愿自污以全他人之名,大家又怎么好意思驳了元公的一番美意呢。    有的读者会说,元本奚可以把黄龙仕写的这副楹联撤换下来,那样就不拉仇恨了啊。    呵呵,各位,文人风骨,了解一下。    元本奚写出之前那副楹联,并不是他真的自谦,愿意自污以全他人之名。    而是因为他恃才傲物,根本不屑对那些庸俗蠢物,把话掰开揉碎的解释清楚罢了。    如今黄龙仕把他心中所想,写了出来。元本奚如果再把这副楹联撤换下来,就说明他是一个虚伪,且没有名仕风骨之人。    黄龙仕一样可以把此事,作为攻诘元本奚的黑材料。    而元本奚要是不把这副楹联撤换下来,那他得罪的人可就海去了,    漓阳满朝文武,天下所有擅长诗词书画琴瑟之人,都会敌视元本奚。    甚至还会有六部官员、名仕大儒,来挑战他。    挑战什么?    当然是六部为官之道和诗词书画琴瑟了。    黄龙仕也承认元本奚有大才,能和他一争长短之人,不会来凑这个热闹,而来凑热闹之人,必不是元本奚的对手。    如此一来,元本奚的仇恨,就会越拉越高,黑元本奚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他的名声也会越来越臭。    如此令黄龙仕开心舒爽的恶性循环之下,到了最后,众口烁金,元本奚的才德之名,就算是彻底的尸沉海眼,万劫不复了。    事情果然如黄龙仕所料想的一样,元本奚外出归府之后,看到府门上的楹联被改,驻足观望了不到半炷香的时间,留下了一句“字还不错”这后,就迈步进了府门,    那副楹始终也没有被撤换下来,当日掌灯之时,就有一位就职于漓阳太学国子监,才高望轻的中年教授,携一张名匠仿制的大圣遗音琴,登门来请元公指教。    说白了,就是上门斗琴来了,人家这是要拿元本奚来刷声望啊。    这位在本书已经写了30万字才出场的太学国子监教授,必然不会是本书的主角,他也不是什么隐藏BOSS,    所以,没有主角光环和剧情光环,这两大神器加持的他,并没能逆袭成功,从此走上人生的巅峰。    反倒是那张价值不斐的大圣遗音琴(名匠仿制版)被元本奚赢了过去。    至此开始,元本奚在成为天下名儒仕子公敌的路上,越走越远。    黄龙仕与元本奚的第一次交锋,以元本奚完败而落幕。    ↖《北凉王前传》↗:我是分割线    黄龙仕从十七岁开始,每年最少会来闫京城一次,每次到了这里,有一个所在,都是他必去之处。    那就是漓阳左武卫大将军、胡国公——秦业的府邸。    去那做什么?    骂人!    狠狠的骂人!    狠狠的骂上整整一个时辰的人!    说到胡国公秦业,有些读者一时间,可能还有些陌生,老汉提两个人出来,大家就会有印象了;    锦州边军五虎——秦虎臣,锦州边军五虎——李玄。    这两个人,一个是胡国公秦业的亲孙子,一个是胡国公秦业的亲外孙。    这位今年已经九十二岁高龄的胡国公,不但是漓阳王朝的三朝元老,还是当今漓阳皇帝赵合的潜邸之臣,于赵合有扶龙救驾之功。    他与龙虎山张家,还有很深的交情,当初张家能够在漓阳朝堂站稳脚跟,这位秦老国公,可是出力不小。而且,秦老国公所出的力,还是那种雪中送炭的大力。    时至今日,只要秦老国公发话,无论大事小情,张家都不曾驳过他的面子。    另外,秦老国公虽是武将,但在文臣之中也颇有声望。他的武艺乃是家传,他的文师却是已故的漓阳南党十大名儒之一的文在否。    另外,秦老国公的原配发妻,亦是现今漓阳北党三大党魁之一——儒亦臣的嫡亲祖姑奶奶。    可以这么说,秦老国公是整个漓阳,唯一不需要考虑站队的人。    因为人家和皇帝、张家、漓阳南党、漓阳北党,漓阳边军、漓阳各武勋世家,都有着砸断骨头,还连着筋的铁交情。    将来无论哪位皇子继位,秦老国公都是他们必需要哄着、捧着、供着的定海神针。    以黄龙仕的尿性,敢去胡国公府里骂人,不算什么稀奇事。    但是胡国公府,能让他骂了二十三年,还平安无事,这就是个新鲜事了。    以黄龙仕睚眦必报的个性,漫说是胡国公府,就是漓阳王朝得罪了他,二十三年的时间,漓阳就算没有国破山河在,也早就城春草木深了。    而秦老国公被他骂了二十三年,整个秦家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没有一点儿损失,这就真是匪夷所思了。    戏法不漏,匪夷所思;戏法一漏,原来如此。    秦老国公被黄龙仕连骂二十三年和秦家上下二十三年,没有一点损失,其实是同一个原因。    那就是黄龙仕最得意的亲传弟子——李善长娶了秦老国公老蚌生珠所出的宝贝女儿——秦桂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