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玥很赞成张岩的话,
“张大哥所言极是。”
上官太傅跟着附和,
“姜将军参与科考,意义不同凡响。即便不中进士,也是会激起一番跟风。”
会试考中者,便有资格参与殿试,满朝文武都在讨论,姜玥到底有没有资格参与殿试。
即便她早已同陛下交谈甚广。
等待会试放榜的日子有些难熬。
会试首名为会员。
会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人数不定,首名传胪,其余皆为两榜进士出身。
三榜,皆为同进士出还说呢。一个‘同’字,降低了档次,也只能做个地方官员。
放榜的日子,姜玥照常入朝期间。
今日朝内谈论最多的,还是姜玥的成绩。
毕竟试卷都是密封,就连礼部尚书也没有权限知晓,到底哪张才是姜玥的卷子。
今日回家之刻,就看到姜府门前,报喜的观察排成了一队,都在等候她散朝归来。
“会试捷报,恭贺姜将军会试金榜题名,中一甲进士!”
周围两侧,奶奶和姐姐们笑得合不拢嘴,婢女小厮们也都乐呵呵的。
姐夫们大多忙于军务,程予初今日未能缺席,站在姜二妮身侧的他眼底除了高兴,还有羡慕。
他中举人,名次不算靠前,但足矣让他满足,如今再看姜玥,不能比,完全就不在同一境地。
姜玥知道,会试共取举子三百名。
她没有着急询问自己是第几名,只知道榜上有名,便是有机会得以殿试。
喜报官员只是恭喜一番便离开了,姜家人实在心急。
他们不知道的是,其他人都有名字,唯独姜玥没有。
姜玥准备殿试的同时,和以往那般照常入朝。
期间,明显感觉到礼部尚书和上官太傅等文官对她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终于到了四月下旬,殿试来临。
姜玥今日入朝,是为参与殿试。
这一次,她无需携带笔墨纸砚,考场自有准备。
姜玥和贡士们一起入朝,不同的是她轻车熟路,其余贡士们皆紧张谨慎。
验明正身,贡士们按照顺序接连入殿。
姜玥身后相随的,是同样的一甲进士,他们一人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另一人如今已经五十有五,其中坚信只有他自己知道。
赵崇修亲自出考,落座主位的他一眼便看到殿下那醒目的姜玥。
看着她的样子,竟有一种赏心悦目之感,夹杂着不同心境。
一个女人,为何能这般努力?竟然将他的所有王宫朝臣全都比下去了。
今日,三甲进士齐聚殿试,赵崇修觉得无人能出其右。
考生们皆到齐了,各种礼节过后,便开始终极殿试。
此刻,礼部等位高权重的随考官员早已经殿下踱步,以防有寻思作弊之人。
殿试题目为策论,乃陛下出题,
“北夷金寇交侵,何以巩疆安民?”
举子们早就由先开始的紧张变成了埋头苦写,四周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