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皇子相争!朝堂不宁! ······ 明都皇宫。 清晨。 文武百官皆是前来,沿着长长的殿前台阶,向着政和殿中走去。 政和殿中,气氛看似和平日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暗地里却是透着一股肃杀之气。 今日太子一党和凌王一党官员的脸上,少见的没有出现像平日一样见面的那般严肃与冷漠,多少带着一些淡淡的笑意。 表面上至少是一团和气,各官员之间聊着,气氛很轻松。 太子秦元昭走到凌王面前,淡淡开口道:“听说凌王近日遭人行刺,不知道伤势如何,有没有抓到凶手啊,不知是否需要皇兄帮帮你啊? 本想着看望凌王你的,奈何皇兄我一直被关着禁闭,今天才是出来,凌王不要见怪啊。” “让皇兄费心了,本王并无大碍,不过那凶手的确很狡猾,至今没有抓到,不过本王相信,他逍遥不了多久的...倒是皇兄有半月未能上朝,今天要好好适应一下了。” 凌王嘴角带着轻笑。 “是啊,是要好好适应一下啊,不过也还好,本太子只知道近来朝堂上除了凌王春季祭典出了些事情,并无其它的事。哦,对了,周尚书因为此事被罢了官,说来倒是有些可惜了。” 秦元昭淡淡地道。 兄弟两个阴阳怪气,都在打击着对方。 凌王秦元卓似不介意的笑道:“办事不利被罢了官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周甫达也是咎由自取,不过世事无常,还是要小心一些好,即便位达尚书,可是稍有不慎,还是不能幸免。 皇兄看这在场的朝廷大员,哪一个出去不是震动一方的人物,都是位高权重,可一旦犯错,也好不到哪里去。 就像户部尚书赵川,前些时日不也是被关了半月禁闭嘛,要是再犯些什么大错,只怕连官职都要不保啊。” 秦元昭听到凌王秦元卓这般说,脸色微变,不过随即恢复。 若是平日,他肯定会甩袖不理凌王,但今天知道要扳倒了刑部尚书朱榆,所以只是笑笑。 ······ “国君到。” 伴着一声唱喝,政和殿中安静了下来。 太子秦元昭和凌王秦元卓分立左右两侧站好。 众文武百官也皆是如此。 国君秦政脸色平静,近日正如太子秦元昭所说,除了祭典上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大事。 有的大事,是一直都有的,在慢慢解决着,也不会因此一直影响秦政的心情。 “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大总管赵福高声喊着。 他声音落下,不待太子这边的人有什么反应时,新任工部尚书孔维便是站了出来。 “国君,臣有事启奏。” 孔维面色凛然地道。 他像是不会笑一样,平日里都这般不苟言笑的模样,透着一股生人莫近之意。 “孔爱卿何事启奏?” 秦政问道。 孔维道:“礼部尚书周甫达卸职已有数日,其职不可一直空缺,所以臣请国君尽快任命新的礼部尚书。 臣记得国君说过,过些时日要巡查各地,此事皆须礼部来办,所以,此事不能耽误。” 说起秦政要巡查各地,去查看各地农作物长势,和农民的情况,秦政还是受陈朝影响。 以民为本。 所以,秦政想着过些时日巡查各地,表现他对农民的关心。 “那依孔爱卿之意,这礼部尚书何人担任合适?” 秦政问道。 孔维道:“新任礼部尚书人选最好还是自礼部之中选择为好,据臣所知,礼部副司礼程和程大人便是合适。 此人正直稳重,对王朝礼仪皆是知晓,为官多年参与过很多王朝重大典礼。 只不过其因出身不好,所以一直未得重用。” “嗯,此人朕也有听说,是个好官,朕会考虑的。” 秦政没有立即定下此事。 “谢国君。” 孔维退下。 这时吏部尚书许官正站了出来。 “国君,臣有本要奏。” “许爱卿所奏何事?” “臣要举报现任刑部尚书朱榆贪污之事。”许官正一脸大义凛然,仿佛在做着一件极了不起的事情。 秦政眉头微微一皱。 凌王和凌王一党更是如此,太子一党的开场有些猛啊。 “刑部尚书朱榆利用职权,贪污巨大,半年前,因为明都刘家富商之子当街调戏民女,被其拒绝,刘家之子便将民女jian杀,其女家人状告此事当时惊动甚大,国君亲自下令朱榆严查。 结果事情却不知朱榆所禀报的那样,那个所谓伏法的人,并非是刘家之子,而是朱榆收了刘家的贿赂后,替他们找的替身。 现刘家之子已经改名换姓,依旧在逍遥法外。” 许官正说到最后,冰冷的目光从朱榆身上扫过。 朱榆冷哼,便是站出,同样冷冷地扫过许官正。 他道:“许大人,说话可要有证据,本官问你,证据呢?如果空口无凭,本官可要向国君参你一个诽谤朝廷命官之罪啊。” 秦政看向许官正。 许官正连忙道:“禀国君,此事证据虽是不足,但却不代表朱榆是清白的,臣请国君下令再重新彻查此事,若最后查证无果,臣愿受任何惩罚。” “许大人,你这是在戏弄国君吗?没有证据,便让国君下令随意彻查一位朝廷命官,若是如此,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要被彻查一遍啊?” 朱榆冷声喝斥。 “国君,臣断无此意,只是朱榆之事,必须如此。”许官正有些急了。 太子秦元昭这时站出。 “父王,儿臣认为许大人不会随意诬陷一位朝廷命官,他能这样说,显然是知道了什么,还请父王彻查此事,若是没有那是最好,若是有,也可正正朝廷的风气。 明王朝若要强,便不能有贪赃枉法之事出现。” “太子说的好,好,此事朕准了,许官正,此事就交给你去查。” 秦政沉吟片刻,便是答应,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父王......” 凌王秦元卓想阻止都不可能了。 见太子秦元昭向他得意一笑,凌王气的险些暴怒而起。 “父王,儿臣也有本要奏。” 凌王站出。 今天的政和殿的气氛有些不对啊,秦政眉头蹙起,心里有些不悦。 不过还是问道:“所奏何事,若是替朱榆说情就免了,此事查过再说。” “父王误会儿臣了,既然父王要查,那便彻查便是,儿臣相信清白的就是清白的,再查也无妨。 儿臣所奏的事情与此事无关。” 凌王知道彻查朱榆的事情,已经不可改变,他也不会在这上面纠缠,否则就是自讨没趣。 “那是何事?” 秦政问,但隐隐间,已是有所猜测。 今天这朝堂上怕是要有一场激烈的争战啊。 这两个家伙都坐不住了吗? 都想对对方下手,把对方彻底打压下去吗? 秦政心里是有些失望的。 “儿臣近日府中出现刺客,想要行刺儿臣,不过刺客并没有成功,他逃离出去,儿臣便下令严查明都各处城门,结果让儿臣意外的是,刺客没有抓到,却是抓到了一些其他人。” 凌王秦元卓声音透着冷意。 秦政道:“其他人是什么人?” 凌王道:“这些人有的来自于云州,有的来自于颍州,不过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在他们身上士兵搜出了信函。” 凌王口中的信函,捧在他的手下上。 赵福过去接过,呈递给秦政。 秦政带着一丝诧异,打开信函,然后整个人脸色就变了。 这些信函都是写给户部尚书赵川,信函中称,各州府皆是有人拦住前往冀州祭祖的秦妃车队,将户部多收税银之事状告到秦王那里。 秦王已经插手此事,各州府官员望赵川早做准备应对。 随着秦政脸色阴沉下来,除了凌王一党,众官员皆是诧异,凌王交上去的信函是什么,怎么会让国君有如此变化。 整个政和殿好似都因为秦政阴沉的脸,温度降了几分。 众官员皆是噤如寒蝉,大气都不敢喘了。 “好啊,真是好啊!朕说怎么什么也查不出来,还道手下有一个好官,现在才明白啊。 赵尚书,你还真是聪明啊,把朕都给耍的团团转啊。” 秦政脸色虽是阴沉,但出奇的,他说话时,脸上却是带着笑意。 当然,那是冷笑,一种像是毒蛇要噬人的冷意掺杂在他的苦笑之中。 “国君说什么,臣完全不知。” 此时,赵川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只是他不敢相信。 多收税银之事,做的那么严密,怎么可能会被人知道。 “嗯,赵尚书不知道很正常,若是你知道,这信函只怕是到不了朕的手里啊。 你自己看看吧。” 秦政将信函甩了出去,飘落在大殿中。 赵川上前捡起,看过之后,整个人脸色瞬间苍白无比,毫无血色。 他砰的一声跪了下去。 “国君,臣冤枉啊,此事与臣断无干系,这信函虽有各州府官员的私印,可也有可能是假的啊,是有人在陷害臣啊,还请国君明查啊。” 赵川眼睛都快急红了,心里都在打鼓,这是哪个混蛋啊,居然带着人向回去祭祖的秦王告状。 这一切都是巧合吗? 赵川心里莫名有种被人给设计了的感觉。 “父王,儿臣虽不知信函中提及何事,但是赵尚书担任户部尚书以来,户部账目没有出过任何问题,而且近年来朝廷税收皆有增长,赵尚书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相信信函之事,定是有人在刻意陷害赵尚书,儿臣也请旨父王明查。” 太子秦元昭心里已经想到是什么事了。 “此事朕自会彻查。凌王,除了这些信函,还有其它的吗?” 秦政喝问。 凌王道:“只有这些,而且儿臣现在都不敢相信,身为户部尚书掌握天下赋税粮道的大员,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居然瞒着朝廷暗地里多增加赋税。 王朝臣民千千万万,每一户只怕多收一文,聚集一起也是千万之多,儿臣实在不知道,他赵川能贪这么多银子,实在是细思极恐啊。” “国君,臣没有,臣冤枉啊。” 赵川还在跪着喊冤。 心里还有着一些希望,只要他的人能留住秦王,只凭这几封信函,他只要咬住,并不能把他如何。 当然,后面就要面对秦政的彻查,不过,多增加赋税的州府官员,都是他的心腹,有一些是许官正的心腹,倒是可以将此事掩盖下去。 然而,就在这时,殿外突然间一声唱喝声响起:“秦王秦元恒觐见国君。” “秦...秦王!” 听到秦王二字,赵川突然蒙了。 太子秦元昭亦是脚下不稳,不禁后撤一步,脸色白了几分。 许官正满心忧虑,眉头紧蹙而起。 凌王低着头,隐晦笑着。 “宣秦王。” 秦政此时非常想见到秦王,从他那里了解事情的真相。 ······ 随着秦元恒进入殿中,众人目光都落在他的身上,仿佛他是这天下之主一般,极受瞩目。 他刚毅的脸庞上,透着无尽的威严。 那双黝黑深隧的眼睛,透着一股傲视天下之气。 “儿臣参见父王。” 秦元恒站定施礼。 “嗯。” 秦政轻轻点了点头,便是问道:“元恒,你不是陪着你母妃回乡祭祖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秦元恒道:“禀父王,儿臣此次陪母妃祭祖,不料路上出了些意外,母妃的车队被拦,一群颍州和附近州府的百姓皆是拦车队告状。 他们状告各地州府多收赋税。 儿臣这里有他们连名上书的状纸。 儿臣虽是陪母妃祭祖,但更知此事事关重大,事关国本,所以不敢怠慢,在接到状纸后,便是前往颍州府台。 结果一番查证后,确有此事。 颍州府台赵康,曾率府兵对抗我的卫队,不过最终被制服,在其府上,查出各种赋税账目,皆比朝廷下旨所收税银要多。 除此之外,在其府上,还搜出其贿赂一些官员的账簿,其中除了户部尚书赵川外,还有吏部尚书许官正。 二人每年仅从颍州一个州府,便可贪污银两数百万之多。 而其中大部分,皆是归给赵川。” 赵福将状纸,还有账簿呈递给秦政。 秦政仔细看着,脸色愈加阴沉的可怕。 秦元恒继续说道:“当地百姓状告无门,凡是有状告此事的人,不是神秘失踪,就是被关押下狱,死于狱中。 百姓都被打压了下去。 此次,即便是儿臣也是历经极大危险,才是从颍州杀出。 可想而知,这些百姓想要上明都告状,无疑于是难入登天,因此户部多收税银之事,已有近三年之久,朝廷却是丝毫不知。 儿臣此次不但带回了状纸,还有各州府的几十名百姓,他们皆在殿外候着。 赵康也被儿臣带了回来。” 秦元恒这次能平安回来,除了他带的一千兵士,还有林子英的手下护着。 否则,真未必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