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也郑重地说:“国家有需要时,不论年龄、不论工种、不分战场,全力以赴。这是工人的信念。”
……
2008年2月2日,腊月二十六。
车子终于开进罗桑县。
刚一进县城,罗璇疲倦不堪的脑子就被火车站前密密麻麻的人头惊得清醒了。
人,全是人。
罗桑县只有一间小小的车室,和一个客厅大的站前小广场,如今却人头涌动。
在极端寒冷的天气里,无数工人裹着黑色的厚重棉服,只露出两只眼睛,横七竖八地挤在小候车室里,里面挤不下了,就倚靠着大包小裹,和众人一同挤在站前广场。
火车站前狭小的液晶显示屏没电,一片灰色。
站警正站在椅子上,用纸筒卷成卷,用嘶哑的声音高喊着什么。
罗璇降下车窗,侧耳细听,才辨认出那不成调的句子:
“回去吧!就地过年吧!罗桑县也是你们的家!”
工人们没有反应。任由雪飘着打着,他们如同缄默的浪潮。
罗璇第一时间发消息给关系王:“没电,没车,工人们怎么都挤在候车室?怎么不回去?”
关系王回复得很快:“经济不好。港商撤资,罗桑厂业务萎缩,明年我们罗桑县肯定养不起人,所以,这些工人明年不必再来打工了。他们不是回家过年,是返乡。他们已经无处可回,也没有宿舍住。”
罗璇立刻回复:“周围没有住的地方?”
关系王回复:“罗桑县城根本挤不下这么多人!下面几十个村几百个工厂的返乡工人,全在这里了!”
罗璇难以置信地问:“所以他们在这里等了多少天?”
关系王语气沉重:“腊月十八,工厂结算,工人开始返乡。腊月二十,罗桑县停电,火车停运。今天是腊月二十六。”
已经整整六天。
罗璇看着车站里一张张近在咫尺、精疲力竭的脸,又透过后视镜,看了看自己精疲力竭的脸。
曾经灯火通明、蜿蜒勾连如神经系统的罗桑县,连带着作为罗桑县心脏的罗桑厂,都是灰扑扑一片。
罗璇开车绕着罗桑厂转了一圈。
前门没有热闹的日结工市场,后门也不再有喧嚣拥挤的车流。左边的罗桑河结了冻,右边的网球场覆盖着一层光亮的镜面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