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额外奖励,威望更高(2 / 2)

一来,外交政策形式的变幻风云莫测。

李天已经经历过很多次鸡飞蛋打的情况。

因此,对于怎样树敌他是慎之又慎的。

万一试图惹怒别的国家,把其推到自己对立面的举动,在一番操作下又成了适度的敲打。

从而使这些国家对大周的态度愈发恭敬和谨慎。

那李天就欲哭无泪了。

还有一方面。

外交政策也不是李天说制定就制定的。

一时半会他也想不出什么适合的外交政策。

更何况,李天已经做出决定,不做那种从长远来看也会负面影响大周国运的行为……

这是李天的限制。

也是他的道德准则。

所以,比起用丧心病狂的方式修炼《灭势图录》的人,李天这样做无疑会更加缓慢。

也因为如此,他必须得规划出一套适合的外交政策。

让大周的外交可以在中短期内处于孤立。

可长期看来却可以占据优势的状态。

在总结了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有以后的施政方针以后。

李天又把注意力放回了现实。

此时此刻。

他端坐在与书房里。

面前,一脸严肃的徐刚林正对他怒目而视。

“陛下,您为何将微臣的弹劾奏折留中不发?”

“微臣的奏折,并非寻常御史那样空穴来风。”

“而是费尽千辛万苦,才搜集到充足证据来证明那群人结党营私的罪证!”

“难道陛下要坐视那群家伙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而不管吗?”

看到徐刚林一副视死如归的样子在自己面前一顿输出。

李天的表情非常无奈。

他知道,这个徐刚林是带着必死之志来的。

即便他用死亡来威胁徐刚林退却,也不可能管用。

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李天心想。

如果之前他不是为了让徐刚林得到更多庇佑,给了他进出皇宫,在御书房面见皇帝的权限。

他也不至于三两天头被徐刚林骚扰。

李天当然知道徐刚林想做什么。

他想做的,就是把侯路一伙人绳之以法拔了。

事实上,在徐刚林初步调查以后。

西厂、内阁跟御史台也顺着徐刚林的调查证据,做过深度的挖掘。

他们从中找到了十二名各级官员勾连结党的证据。

并且,证据也表明他们在小池底工程里,探进去了黑手,侵吞了许多利益。

因此,这群官员虽然因为陛下把弹劾他们的奏折留中不发的原因,暂且没有受罚。

可他们早就被西厂的番子暗中监管了起来。

至于那名少林院监青和。

皇帝也派人把他抓了起来。

待时机一到,他当然会审判这些人!

历史上,不管是哪个朝代,哪个地区。

官员在面对君王的独断专行时,都会默契的使用同一套办法应对。

那就是表面奉承。

让君王觉得,这群大臣也早就想这样做了。

可是苦于没有命令,不好为之罢了。

可在奉承了君王的新政后,他们便会找各种借口推脱。

这种推脱通常是妥协的,委婉的。

但最终,他们通常会达到自己的目的,成功劝谏君王不要一意孤行。

对于这种套路。

李天当然见多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