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圣上对待股市,会做类似重农抑商的事情(2 / 2)

因此,帝国得以稳固发展。

而其子唐延,更是率领舰队远赴土耳斯帝国,和敖彼得皇帝谈笑风生。

谈笑间,让陛下下定决心,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远征。

在陶海彦的印象里。

唐家这个大周的顶级豪族,在刑部和户部的斗争里一直保持中立。

所以,如果面前此人是唐家人的话。

陶海彦觉得,他应该可以对眼前繁荣背后的危机畅谈一番了。

于是,陶海彦重新坐下。

对李天问道:“唐大人可知,从前这片土地上,从秦代开始,每个王朝为何一直保留着重农抑商的政策吗?”

这个问题,无人不知。

李天答道:“因为商人的性质决定他们不可控。”

“并且,还有个朴素的原因。”

“那便是商人多了,种田的农民就少了。”

“民以食为天,因此历代君王都会重农抑商。”

陶海彦闻言点了点头,开口道:

“大人说的对。”

“而鄙人担忧的,正是这个……”

听到这话,虽然李天知道现在股市繁荣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可是,他并非想听陶海彦重复一遍正确答案。

而是想听听陶海彦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

所以他对陶海彦的回答没有作表态,而是微微颔首,示意他接着往下说。

只见陶海彦解释道:“当然,鄙人不是说圣上会重启重农抑商的政策。”

“毕竟发展工商业带来的富强繁荣,是真实存在的。”

“圣上雄才大略,当然不会因噎废食。”

不!

李天闻言,摇了摇头。

对于这点,他和陶海彦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

在他眼里,自己当初一个不小心,导致那群背刺自己的佞臣把大周带到了近代。

那时,他就明白大周的持续发展是没法改变的结果。

这是历史的大趋势。

在历史的车轮前,君王和普通人没有去区别。

全是螳螂。

只是他是较为大只的螳螂罢了。

若要螳臂当车,也会上断头台。

不过陶海彦由于历史局限性,说错了过程,可结果是没错的。

李天的确不会让历史倒流,重启重农抑商。

思绪流转间,李天又听到陶海彦说道。

“圣上虽然不会重农抑商,可面对股市,我猜测圣上应该会做出类似思路的事情。”

“理由很简单。”

“因为大量财力物力全流入了股市,以及有关领域。”

“这势必导致别的领域的工商业没法均衡发展。”

“以圣上的雄才大略,一定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届时,圣上很可能会出手限制股市发展。”

“甚至用当初对待商人似的方式,对待股民和券商。”

李天闻言有些无语。

他当然会对股市进行一些限制。

可他做事才不会这么糙。

比起粗暴无脑的手段,他更喜欢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事情的走向。

不过李天也明白,突破历史局限性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所以陶海彦可以预见将来的大致走向已经挺好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