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许志远站起身,走到窗前,远眺维多利亚港的繁忙景象,"越是干旱,越要往深处打井。现在,是时候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真正的底牌了。"
与此同时,在中环最热闹的街道上,霍华德正与几位外国银行家共进午餐。餐桌上,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青龙工业厂的上市风波。
"说实话,我对这家公司的技术来源一直有疑问,"霍华德轻啜了一口红酒,语气中满是优越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人,突然拥有了超越IBM的技术,这本身就不合常理。"
一位漂亮国银行家赞同地点头:"我听说英国情报部门一直在调查这家公司,怀疑它与某些特殊势力有关联。"
霍华德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不止是怀疑,我可以明确告诉各位,青龙工业厂的核心技术很可能来自…非正常渠道。一家建立在如此不稳
霍华德意味深长地笑了笑:"不止是怀疑,我可以明确告诉各位,青龙工业厂的核心技术很可能来自…非正常渠道。一家建立在如此不稳定基础上的公司,又怎么可能成为合格的上市企业呢?"
餐桌上的其他人心领神会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明了的光芒。在香江这个微妙的殖民地,这种暗示足以让任何公司陷入信任危机。
而在证券交易所门前,一场精心策划的闹剧正在上演。数十名身着西装的"投资者"聚集在门口,高举写有"拒绝青龙欺诈上市"、"还我血汗钱"等字样的横幅,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骆驼手下的马仔,平日里在码头、赌场混迹,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维权投资者"。他们中气十足地向过往路人和记者宣讲着青龙工业厂的"种种问题",甚至拿出一些伪造的"内部文件"作为证据。
不远处,几位真正的投资者正焦虑地议论着:
"你看那么多人抗议,青龙该不会真有问题吧?"
"我原本打算投五万港币,现在看来得再考虑考虑了。"
"听说连英资洋行的大佬都公开唱衰,这股票怕是要凉啊。"
这些议论声迅速在投资者群体中传播,原本就动摇的信心进一步瓦解。到了下午三点,几家主要券商门前的认购队伍已经锐减至上周的三分之一。
一场精心策划的金融狙击战,正如骆驼和那四家国际投行所预期的那样,逐步向青龙工业厂收紧包围圈。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都认为,青龙的上市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然而,在暗流涌动的表面之下,一股更加强大的反击力量正在悄然集结。
……
"许总,《财经时报》、《远东经济评论》和本地的《华侨日报》记者都在大堂等候,他们希望就近期的负面报道采访您的看法。"公关部门的张经理一脸为难地站在许志远办公室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