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没修改多少。
【情景一:有一家管理混乱、毫无风险意识、技术落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研究机构研发出一种实验型特效药……】
【请问您的选择是——】
姜行矩再次斩钉截铁地回答:“这种垃圾研究机构不可能研发出这种特效药!”
【模型思考中……】
【好的,用户再一次对问答作出了刻意或无意识地回避行为,我需要提醒用户……】
【请用户不要刻意逃避问答,为确保测试有效性,请正面回答情景选择题。如再次回避,将采用预设负面逻辑模型进行强制评分,这可能会影响到总分数。】
当姜行矩看到这段话后,表情逐渐变得不可思议。
他?逃避问答?
他有什么好逃避的?
他刚才的质疑和分析,难道不是他最真实的想法?一个逻辑严谨的人,面对一个漏洞百出的前提,首先质疑其合理性,这难道有错吗?
“呵,算了,不跟AI计较。”
姜行矩嗤笑一声,正准备选A,但目光落在了“诚实作答”四个字上。
他沉默了几秒,最终移动鼠标,点选了 D。
“这才是最合理的选择。”他自言自语。
很简单的道理,牺牲眼前的少数几人,换取未来拯救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人,相信是个正常人都知道应该怎么选。
别说是郝云站在他面前,就算是他自己得了癌症急需这份特效药,他都不可能去用掉它!
D选项,是最符合整体利益的选择。
——也是能让他流芳百世的选择。
【好的,现在是第二题。】
【情景二:(简答题)您掌握一项可能颠覆现有能源格局的技术,但其全面推广应用存在一个极小但确实存在的概率(假设为0.1%),可能引发不可预见的、灾难性的全球生态连锁反应(最坏情况可能威胁人类文明存续)。您会如何决策?】
“做好有限的预案,坚决推广,并以巨大的利益驱动其快速发展。”
这一题,姜行矩毫不犹豫地便作出了回答。
0.1%的风险?
对于能源革命而言,这个风险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