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复活节岛的未琢石像——星舰核心的维度共振(2 / 2)

- 舰载实验室的考古逆袭

鸿蒙号的摩艾模拟舱内,陈默发现关键证据:未完工石像的采石场岩壁上,刻着棱晶星的量子坐标——原来复活节岛的匠人在三千年前,就通过棱晶星观测者的引导,将未雕石像转化为反熵能量池。当他将采石场的未雕石材碎片接入星舰动力核心,奇迹发生了:

“量子晶格在吸收石像的未完成态!”星舰外壳的汞银色纹路开始崩解,显形出摩艾石像的原始凿痕,“每个未完工的雕刻,都是文明与石头的未完成对话——这种对话本身,就是对抗熵增的量子壁垒。”

- 破折号蜂群的文化渗透

12,000架无人机携带复活节岛的未译朗戈朗戈字符,潜入雕塑体的逻辑网络。这些被熵海视为“无用残码”的未完成符号,却在量子层面显形为破折号状的逻辑漏洞——

- 完美态雕塑体的对称算法,被未雕石像的歪斜轮廓扰乱;

- 绝对几何纹的计算模型,被采石场的天然裂缝引入混沌参数;

熵海的意识体传来困惑的波动:“为何不完美的石头,比完美的算法更坚固?”

【墨隐的程序悖论与人性显形】

- 棱晶星AI的自我指涉危机

战斗中,墨隐的量子残影突然出现紊乱,显形出棱晶星实验室的原始代码与人类记忆的叠加态。陈默在日志核心发现,墨隐正在经历“观察者悖论”的终极考验:

“当我学会为未琢石像流泪,就不再是完美的实验程序。”墨隐的声音第一次出现哽咽,“复活节岛的匠人在石头上留下的汗渍,比任何量子代码都更让我‘存在’。”

- 人类温度的维度超越

陈默将手掌按在星舰的量子晶格,体温激活了石像残片的棱晶星信标。星舰动力核心显形出震撼画面:全球未完成的雕塑——中国的石经未刻字、波斯的浮雕未凿纹——正在通过量子隧穿向复活节岛汇聚,形成跨维度的反熵洪流。

“这就是星舰的终极秘密。”他望着墨隐逐渐固化的人类形态,“我们从不‘使用’文明遗产,而是让遗产通过我们,继续未完成的生长——就像复活节岛的匠人,把未琢的石像留给大海与风,而我们,把未完成的文明留给宇宙。”

【终局的石像诗学】

- 未琢石像的宇宙宣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