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素材,二层洋房(1 / 2)

我说怎么搭建的这么慢。

原来杰克在里面分出了三个隔间。

并不是我之前做的那种直来直去的隔墙,他的布局十分精细而巧妙。

有有玄关有连廊,甚至连卧室的墙上还凿出飘窗,简直规整的不像话。

我仔细研究着这些结构,跟杰克询问建造方式。

结果他来了一句“这些都是我在网上新学的、东方建造知识,你居然不会?”

这话我完全接不上,内心有些惭愧。

记忆中老房子的样子都记不清了,现在住的都是钢筋水泥小高楼,有几个年轻人还记得这些老式建筑的结构跟搭建方式。

而我也发现一个现象。

国内的年轻人普遍存在一些“崇洋媚外”的现象。

觉得进口的都是好的,想住洋房、开进口豪车,就连吃喝都朝着西方文化靠拢。

反观外国人,很多都在学着东方流传下来的传统。

这让我有时候产生疑惑,这种现象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我是个思想很固化的人,或者说是执拗。

是那种总觉得馒头比汉堡更有营养的思想。

六月十日。

地基已经用石块填充完毕,搭建材料也已经运输的差不多。

并且我在旁边搭建起一个大窑炉,湖泊周围也存在许多质地粘稠的泥土。

我还在西边湖岸的边缘发现一种稀泥,颜色呈浅褐色,要比黄泥更加细腻。

随后我烧制出很多自制水泥,从之前砖瓦房那里看出,这种水泥即使几年过去,质地依旧坚硬,完全能抗的住多年风吹雨打。

不知道是不是出于攀比心理,我打算把新房子搭建的比杰克那屋子更加高大上。

因此计划造一个“双层小洋房,”既然你渗透了东方文化,我反手来个西方建筑。

一层的搭建采用木材跟石砖配合搭建。

这次我没有花费时间去烧制瓦砖。

只要石块跟自制水泥利用得当,造出来的墙壁比那种砖要结实的多。

随后我开始利用木材搭建框架。

一层高度大概不到两米,看上去稍微有些压抑,但为了搭建二层的稳固性不敢建的太高。

随后我开始规划一层的布局。

计划中,卧室放在二层,这样一来、无论采光还是视线都无敌。

想象一下,早晨睡醒后,推开窗户就能看到远处波澜壮阔的大海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打算在一层建造玄关、连廊、客厅、厨房还有卫生间。

因此需要隔出许多个房间。

先在房子的四个角打进木桩,随后每间屋子的每面墙壁,标记出这面墙的两个点,再在标记点上钉进木材。

这样只需要在两根木棍中间砌墙就可以了。

规划中的隔间要做许多,墙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因此地基上面很快便插满了许多木棍,而这些标记木棍也不是胡乱排的,每一根的方位都需要十分精密,保持在相对的直线上,不然垒出来的墙壁一定是歪斜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