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我说。”俘虏浑身如筛糠般的颤抖不已。
阿明问:“桑西是不是在茶厂?”
俘虏忙不迭地点头,声音带着哭腔说道:“在,在,在一栋二层小楼,那是老板娘的住处,在二楼。”
阿明接着问:“他身边有多少保镖?都分布在哪些位置?”
俘虏说:“包括我和司机在内,一共八个人。司机其实也算是保镖。
两辆车。一辆是桑西的防弹轿车。另一辆是我们的保镖专用商务车。
保镖分布情况是,大门口三个,负责外围警戒,茶厂只有一个大门。
厂区内有三个巡逻的暗哨,二层小楼的一楼有两个。”
阿明问:“如果桑西调兵,在多长时间内能够调动十人以上的增援兵力?”
俘虏说:“如果是白天,最快十几分钟。但晚上,恐怕要二十分钟以上。
因为晚上很多人都在休息。这里位置偏僻,集结需要时间。”
阿明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考虑问题周全,怪不得洪春刚才推荐阿明做李恨水的帮手。
知道桑西集结更多兵力的时间,不仅可以制定更为精准的行动计划,还能大致推算此次行动的安全撤离时间。
阿明又问了一些情况。
然后,阿明问洪春:“帮主,如何处置俘虏?”
阿明头脑灵活,因为是冒充猛虎帮,没有称呼洪春为“洪省长”,而是“帮主。”
洪春特意戴上面罩,为的是不暴露自己的身份。
虽然这个俘虏是小兵,大概率不认识洪春,但以防万一。
洪春对阿明耳语一番。
随后,俘虏被束缚在距离公路较近的一棵大树上,手脚都被捆绑在树干上,嘴上塞着毛巾。
洪春没打算杀俘虏。
因为俘虏若是被人救下时,大概率会说出抓他的是猛虎帮的人。
这样可以起到混淆视听的效果。
只要擒获桑西,胜者为王,调查主导权就在于他洪春,而不是别人。
洪春问李恨水:“现在还有七个保镖,是逐个击破,还是率领民兵队一起冲进去?”
李恨水分析道:“两种方案各有利弊。
逐个击破,行动隐蔽,能最大程度降低我方暴露风险,减少伤亡,但过程耗时,万一惊动桑西,可能导致行动失败。
率领民兵队一起冲进去,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但茶厂地形、对方火力点不明,可能导致更大伤亡。
万一短时间强攻不下,桑西叫来援兵,今晚所有努力就会付诸东流。
我的想法是,先解决外围两个保镖,这并不困难。然后,再伺机行事。”
洪春说:“沈先生,我听你的。那就先干掉门口的两个保镖。”
李恨水说:“能用匕首,就不用枪支;能抓人,就不杀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