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轴心时代:水对东西方思想的塑造(2 / 2)

“动荡的环境逼得人思考出路啊。”

...

骁睿看到这儿,惊讶地回复:“天啊,当时东方的局势如此混乱,这对思想的发展竟然还起到了推动作用?快和我说说这其中的关联。难道说混乱促使人们更渴望思想的指引?”

洛尘接着回复:“长期受这些水系滋养,人们基因已有一定发展,且战乱促使不同地区人群加速流动,不同水系影响下的基因相互交融。西方的古希腊城邦制度在这一时期高度繁荣,城邦借由海洋贸易紧密相连,地中海的水运网络如丝线般串联起各方交流。”

骁睿追问道:“基因交融听起来很厉害,这和思想大爆发有直接关系吗?还有西方的海洋贸易,它又是怎么影响思想的呢?是不是贸易带来了不同文化,碰撞出了思想火花?”

洛尘继续解释:“无论是东方因水系滋养及人群流动带来的基因交融,还是西方海洋贸易中不同海域水对基因表达的影响,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基因多样性的提升,进而对大脑发育、思维活跃度与创造力产生积极作用,为思想文化的繁荣奠定生理基础。

从生物化学角度,水中某些物质可能干扰神经递质合成与传递,影响大脑信息传导。不过,思想大爆发是社会变革、文化积累、教育发展以及水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成果,水为基因交流与大脑生理变化创造了条件。”

骁睿惊叹道:“哇,没想到水对基因和大脑的影响这么复杂又关键!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东西方的思想家们是如何受到水的启发,形成各自思想体系的呢?是因为他们日常接触水的方式不同吗?”

洛尘回复:“在东方,黄河、长江等水系的水,因上游地质变化,携带如锌、硒等对大脑发育有益的矿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提升了人们的认知与思维敏捷度,促使老子、孔子等思想家深入思考社会与自然,诞生了影响深远的思想体系。”

...

“老子和孔子到底从水里看出了啥不一样的东西?”

...

骁睿好奇地问:“那老子和孔子具体是怎么受到水的影响的呢?我太想知道了。他们是从水的形态、特性,还是别的方面获得灵感的?”

洛尘阐述道:“老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其着作《道德经》中提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滋养万物却不争高低,处于低洼之处,平静且包容。

老子从水的这些自然特性中感悟到,人应顺应自然规律,不过度争逐,以平和、包容之心对待万物。长期接触自然水系,水中矿物质等物质影响细胞代谢与神经传导,改变大脑对自然现象的感知模式,助力老子洞察自然规律。”

骁睿感慨道:“原来老子的思想和水的联系这么紧密,那孔子呢?他的‘仁’与‘礼’和水又有什么关联?孔子一生周游列国,是不是在旅途中对水有了特别的感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