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破局:神秘流量溯源与技术交流(1 / 2)

京城,信安总署大楼。值了一夜班的网络检测员们此刻终于能歇口气,舒缓下疲惫的身躯。他们有的瘫坐在椅子上,轻轻揉着太阳穴;有的站在窗边,伸着懒腰,望向窗外初升的朝阳。

“士锋这公关,跟桦疯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一位工作人员满脸倦容,无奈地摇了摇头。

“那可不,看看去年的财报,桦疯文娱营销砸了78亿,士锋娱乐呢,才13亿。旗下MCN机构的规模和影响力,差距更是悬殊。”另一位接话道,声音里透着一丝疲惫。

“把活动日志整理下交给上头,这两天安排个时间,好好和桦疯谈谈。他们这屡教不改的性子,真让人头疼。”一位年长些的工作人员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上次才处罚过,这就又犯,一点记性都不长。”有人小声嘀咕着。

“光处理那一千六百多个切片视频,眼睛都快花了,手也点得生疼。”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甩了甩发酸的手腕,苦笑着说。

实际上,士锋公关团队忙得焦头烂额,却仅仅应对了一百来个视频,而桦疯在全网投放的切片视频多达一千六百个。

那些士锋遗漏的部分,全靠信安局的工作人员默默承担。回顾这场舆论风波的平息过程,士锋公关团队的表现实在难以让人恭维。

从凌晨三点到七点的这四个小时,信安局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帮助士锋抵挡这场来势汹汹的舆论风暴。要不是信安局的工作人员业务能力过硬,这场仗根本没法打。

然而,让信安局众人疑惑不解的是,清晨六点之后,一股神秘力量如潮水般涌来。信安局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在做一件事:识别桦疯的谣言视频,并迅速予以封禁,而对于士锋发布的辟谣视频,他们并未进行任何干预。

排除了砸重金投流的可能性后,唯一合理的推测似乎指向了算法。在凌晨四点到六点这段时间,士锋的辟谣视频因为遭受大量投诉,被算法判定为低质量、无价值的内容,纷纷沉底,无一幸免。

可七点之后,一股神秘力量悄然发力,那些沉底的辟谣视频瞬间“活”了过来,这一现象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至于这股神秘力量究竟从何而来,实在难以判断。首先可以排除士锋,他们显然没有这样的能力;若说是自然流量,从所需的量级来看,又不太现实。

毕竟在被算法抛弃的情况下,这些辟谣视频几乎没有曝光的机会,那就只能是在同一时刻,有数万甚至数十万人通过精准的关键词搜索到了这些视频,并积极地进行互动。

据估算,要激活士锋的那一百多个辟谣视频,大约需要三千万流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