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神提出的这个假设,说不定是在暗示我们,外星文明若要留存信息,必然得依靠更持久的方式。
这和《星际穿越》也有相似之处。在《星际穿越》里,主角穿越虫洞,进入五维空间,在那里,时间变得可视化,他能够通过引力给女儿传递信息。
这说明,在宇宙的宏大尺度下,信息传递的方式超乎我们想象。
也许外星文明正是掌握了类似的、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信息留存技术。 ”
骁睿一边盯着屏幕,一边说道:“洛尘,你说到《星际穿越》那令人惊叹的五维空间。
主角在五维空间里,以一种超越常规的方式与过去互动,这让我思考,外星文明会不会也拥有超越我们理解的时空技术,从而让信息跨越漫长岁月和遥远距离?
再联系顾神描绘的场景,倘若外星文明真的拥有这样的技术,他们留下的信息或许就隐藏在我们尚未理解的时空维度之中。”
洛尘接着分析:“很有可能!《星际穿越》中五维空间的设定,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框架。
回到顾神所说的文明遗迹消失问题,假如外星文明借助类似五维空间的技术,将信息存储在更高维度,那么即便地球历经沧海桑田,这些信息依然有可能完整保存。
就像主角在五维空间能改变过去一样,或许这些信息也等待着某个契机,在合适的时间点被人类接收和解读。
这说不定就是顾神引导我们思考的方向,为‘基因 + 水’储存密码理论提供更深层次的依据。”
骁睿随后又说:“洛尘,顾神描述的人类离开地球后的场景,让我一下就想到了《机器人总动员》。
那电影里,地球被人类遗弃后满是垃圾,瓦力孤独地在废墟中生活。
你看现在我们人类制造的垃圾越来越多,要是真有那么一天,地球会不会真变成那样的垃圾场?
而且瓦力在那样的环境下还能保持着对生活的某种期待,这也让我思考,就算地球环境变得再恶劣,生命是不是也有着顽强的韧性?”
洛尘推了推眼镜,若有所思地回应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是。
《机器人总动员》里展现的地球环境变化,其实也反映了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巨大影响。
但生命确实有着超乎想象的适应能力,就像电影里后来植物开始逆袭生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