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睿忍不住插了一句:“简单到什么程度啊?快给我讲讲。我可太好奇草履虫这种小生物是咋做到的了。”
洛尘接着说:“像草履虫,细胞表面受体感知有害刺激后,通过离子通道改变细胞内电荷分布,让纤毛摆动方向改变,从而躲开危险。
这完全是基因预设的机械反应。
你能想象吗,就这么一个单细胞生物,靠着简单的生理反应就能在复杂环境里求生存。”
骁睿惊讶地说道:“哇,原来低等生物的避险机制这么直接!那高等生物呢,比如人类,大脑是怎么运作的?人类大脑这么复杂,肯定不是简单的机械反应了吧。”
洛尘继续说道:“而高等生物,以人类为例,大脑多个区域参与对死亡的恐惧反应。
杏仁核快速评估威胁,前额叶皮质则进行高级认知加工,思考死亡对自身存在、未来规划的影响,是神经生理与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了解了产生机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后续的差异表现。打个比方,就像一个精密的仪器,各个部分协同运作,才产生了人类对死亡复杂的恐惧情绪。”
此时,弹幕上也炸开了锅。
“我怎么就想不明白呢,不想死不就是因为怕死嘛!”
“快别卖关子了,赶紧揭晓答案啊。”
“难道低等生物不怕死?那它们遇到危险为啥还跑?”
骁睿念出几条弹幕,接着问洛尘:“你看这些弹幕,大家都困惑极了。那从反应复杂性上,二者有啥不同?
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在应对危险时,反应能差多少呢?”
洛尘推了推眼镜,条理清晰地说道:“在了解了产生机制的基础上,反应复杂性方面的差异就更容易理解了。低等生物的反应模式单一固定。”
骁睿好奇地追问:“单一固定到什么地步呀?蟑螂不就是见着光就跑嘛,还有啥特别的?”
洛尘接着说:“蟑螂感受到热源或光线变化,就按趋光性本能逃窜,没啥灵活性。
但高等生物面对死亡威胁,反应丰富多样。人类在火灾中,身体会应激反应,行为上制定逃生计划、组织疏散,心理上还有焦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等多种情绪。
这种丰富的反应模式,是基于高等生物复杂的产生机制所发展出来的。就好比蟑螂只会一种固定舞步,而人类能跳出千变万化的舞蹈来应对危机。”
骁睿一边听一边思考,又问道:“从意识与认知参与度来讲,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低等生物难道一点意识都没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