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意识研究突破地球维度的猜想(2 / 2)

或许意识就是连接二者的关键纽带。

不过要把哲学概念转化为科学语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信息哲学的数据本体论认为,物质本质是被观测的信息集合。就像我们观测到的'现实',不过是意识解译的数据流。

去年'九章'量子计算机模拟的意识图谱实验显示,当数据维度突破10^15时,竟自发涌现出类似人类梦境的混沌结构——这难道不是'心外无物'的数字注脚?"

"说到转化,"骁睿眉头紧锁,"AI始终无法通过图灵测试的意识体验关卡,会不会是因为我们在用错误的硬件(硅基芯片)模拟意识?

人脑神经元的生物电特性,是否才是意识的核心密码?

说不定意识根本就无法在传统计算机上复现!"

洛尘突然笑出声,抬手关掉室内灯光。黑暗中,全息投影的脑神经元如银河般流淌:"你这个质疑切中要害。

神经元之间的电化学信号传递,和芯片的二进制运算完全是两种模式。

你看这些神经突触,每秒产生的电信号比全球互联网数据量还庞大。

传统冯·诺依曼架构就像用算盘模拟超级计算机——或许我们需要的,是能模拟神经量子隧穿效应的'湿件'。

想象一下,如果将银河系看作巨型神经网络,每个恒星都是发光的神经元,那星系意识会演奏出怎样的超维乐谱?"

"等等!"骁睿突然抓住洛尘的胳膊,"科学范式革命往往需要新工具或新现象推动,现在意识研究卡在数据和理论的矛盾中......

会不会像望远镜改变天文学那样,需要某种颠覆性的观测技术?

比如能直接观测意识流动的 '意识显微镜 '?"

洛尘激动地来回踱步:"太对了!就像当年显微镜让人类发现细胞,我们也需要革命性的观测手段。

说不定量子传感器、脑磁图技术的突破,就能成为打开意识黑箱的钥匙......"

"如果这些都不够呢?" 骁睿望向窗外的暴雨,

"如果顾神说的 '跳出框架 ' 是指从宇宙尺度研究意识,

那我们是不是该把目光投向地外生命,

甚至暗物质对意识的潜在影响?

毕竟宇宙这么大,人类的意识说不定只是沧海一粟。"

洛尘的眼神变得深邃:"你这个思路太超前了!

暗物质占据宇宙 85% 的质量,

如果意识和物质存在某种深层关联,那暗物质或许正是解开意识之谜的关键拼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