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编剧】:“那未来会不会出现‘菌群黑客’?通过改写肠道微生物组,直接操控他人行为?”
【养生博主】:“惊!原来每天喝酸奶不是养生,是在给身体的‘第二意识’投喂弹药!”
骁睿突然指着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的 3D 模型,鼻尖几乎贴上屏幕:“等等 —— 如果菌群能通过迷走神经影响大脑,那它们是否具备某种‘主动性’?
比如在面临感染时,会不会主动释放信号让身体发烧?这种控制算不算是一种原始意识的体现?”
洛尘调出感染小鼠的菌群动态监测图,绿色荧光标记的短链脂肪酸如流星划过肠道:“问得好!
2025 年《细胞?宿主与微生物》的研究发现,当肠道致病菌入侵时,共生菌会集体分泌 5 - 羟色胺,强制激活迷走神经的退烧信号。
这不是被动反应,而是菌群联盟的‘主动决策’—— 它们甚至会‘计算’宿主发烧对自身生存的利弊。”
他忽然压低声音,“这种跨物种的协作博弈,或许比大脑的‘控制’更接近意识的本质:生存策略的涌现。”
骁睿调出大脑皮层神经元放电的实时监测图,红色光点在脑区模型中如星火燎原:“但大脑皮层的主导地位也不容忽视。
你看这个运动皮层的信号,在举起手臂前300毫秒就已激活,比意识感知到动作早了整整150毫秒。
这支持了利贝特实验的结论——
身体动作可能先于意识决定。”
洛尘点头,却调出另一组数据:“但最新的经颅磁刺激实验显示,当抑制前额叶皮层时,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会出现剧烈波动。
这说明大脑与菌群之间存在动态平衡,更像是‘联合执政’而非‘君主专制’。”
他突然指向屏幕,“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章鱼分布式神经系统,人类身体的控制机制可能也是去中心化的,大脑只是众多决策者中的‘首席议员’。”
【认知神经科学】:“注意!大脑皮层的神经突触数量在婴儿期达到峰值,而此时肠道菌群也在经历最剧烈的定植过程,两者的发育曲线呈现强相关性!”
【阴谋论者】:“细思极恐…我们以为自己在做决定,其实是万亿菌群和千亿神经元投票的结果?”
【AI工程师】:“这种分布式控制模型,或许能给机器人控制算法带来突破!”
...
喜欢跟着番茄学物理请大家收藏:()跟着番茄学物理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