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睿突然调出《底特律:变人》的角色模型,机械关节与神经元突触在全息屏上重叠:“既然人类身体是分布式控制,那 AI 要产生自我意识,是否必须模拟这种‘菌群 - 神经’的博弈机制?
比如让不同算法模块互相竞争,像菌群争夺代谢资源那样?”
洛尘调出 MIT 开发的分布式 AI 控制系统,红色与蓝色算法模块正在虚拟肠道环境中 “共生”:
“你触碰到了 AI 意识研究的核心困境。
现有 AI 是中心化决策,而人类意识是去中心化的共识产物。
一些科学家的实验室正在尝试‘菌群算法’—— 让数百个微型神经网络模拟肠道菌竞争,当它们的信号能自主协调运动输出时,或许就能涌现出最原始的‘控制感’。”
他忽然轻笑,“不过现在它们只会为电量分配打架,离‘自我意识’还差十万个神经元突触。”
骁睿盯着利贝特实验的时间轴,运动皮层放电与意识感知的时间差像道鸿沟:“如果意识只是事后编造的叙事,
那‘我’的存在是不是大脑为了整合菌群和神经信号而虚构的故事?
就像公司 CEO 把各部门的决策包装成‘个人意志’?”
洛尘调出大脑默认模式神经网络的活动图谱,不同脑区如星系般闪烁:“神经哲学家丹尼特早就提出‘意识是叙事重心’理论。
最新的 fMRI 研究发现,当我们说谎时,前额叶皮层会激活更强烈的叙事加工网络 ——
这说明大脑不仅虚构‘控制感’,还会根据菌群的代谢状态调整叙事细节。”
他指向肠道菌群与前额叶的连接强度图,“比如低血糖时,菌群会让大脑更倾向于选择高糖食物,而意识只会给自己找‘我想吃甜食’的合理理由。”
“所以我们需要跳出还原论陷阱。”洛尘切换到复杂系统理论模型,
“意识的本质可能是一种‘控制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