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擒国成荣天失踪(2 / 2)

金牌检察官 大示申 1547 字 6个月前

对于胡青海的自杀,大家或多或少还可以理解。胡青海勾结皮国成陷害罗荣天,本来就是罪大恶极,或许身上还有其他的案子,知道被抓后,迟早是一死,不如自行了断了。后来的实事也证明,胡青海担任河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一职十年间,可以说是劣迹斑斑,与公安机关勾结,私放人犯,收受他人贿赂上千万元,而皮国成的儿子皮军当年被人替换的幕后真正主谋就是他胡青海。

但是宣传部长赖秋燕的失踪就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了。赖秋燕曾在下面担任过常务副县长,后来被调任河州后,先后担任过人大副主任、副市长,直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她为什么会失踪,会不会跟皮国成的案子有什么牵连呢。

因为在过去的调查过程中,从来没有发现过他跟皮国成有什么来往,更没有发现她跟皮国成的案子有什么沾染,所以就变成了一个悬疑中的悬疑。

河州的班子几乎整个烂掉了,省委不得不重新考虑河州的班子问题,所以在皮国成被带走后,第三天便把北部市一个叫阮金学的市委书记调任河州主持工作。

阮金学曾在省纪委工作过,又在省委副秘书长的位置上待了四五年,是王大同书记到河朔后才下派到地方担任一把手,可以算是王大同书记提起来的干部。王大同书记之所以在这个节骨眼上把阮金学这样纪委出来的干部调派到河州,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阮金学配合中纪委、省委、省纪委,将河州的情况彻底搞清楚。

因此,阮金学到任后,马上开始对检察院关押的一百多名官员进行逐一审查。这些人在当初在拘捕的时候,就是被认定为跟皮国成有涉的官员,所以审查基本还算顺利,都能多多少少牵扯出一些皮国成受贿、**等问题。这无疑为进一步解决皮国成的问题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不过光顾着审查这一百多名涉案官员的阮金学,自然就把赖秋燕和罗荣天的失踪给忽视了。如果在平时,一个市委常委失踪绝对算的上是大案、要案,可在这个档口,跟皮国成的案子相比,一个赖秋燕的失踪似乎就算不得什么事儿了。

当然,李子明并不关心一个赖秋燕的失踪。李子明关心的是检察长罗荣天。半个多月时间过去了,罗荣天是死是活依然音讯全无,这让李子明可以说心急如焚,虽然最高检的嘉奖令让李子明得到了一时的欣慰,但是一想起罗荣天依然没有丝毫的消息,李子明的心就又被揪了起来。

对李子民而言,罗荣天对自己不光有知遇之恩,可以说这么多年两个人一起相处,李子明已经把罗荣天当成了自己的大哥。说句义气话,他宁愿失踪的人是自己,也不愿意是罗荣天。就算是皮国成已经对罗荣天下了黑手,那也应该有个尸首啊。可现在却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就在李子明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脑海中忽然出现那天在市委赖秋燕办公室的一幕。那天去找皮国成是时候,误走进了赖秋燕的办公室,却也是误打误撞,在赖秋燕的办公室撞上了皮国成。

按理说,一个常务市长到宣传部部长办公室坐坐,并没有什么奇怪,何况两个人的办公室还是邻居,那就更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了。可李子明却觉得这里似乎有死蹊跷。再仔细琢磨当时的细节,马上觉得两个人当时的眼神似乎有些不对。就在皮国成离开的时候,赖秋燕好像有什么话要给皮国成说。

再则,皮国成被捕后,赖秋燕就随之失踪了,连带着连罗荣天也没有了任何消息。这难道单单只是某种巧合吗。会不会是皮国成在临走时,将罗荣天交给了赖秋燕呢。这种猜测尽管有些荒唐,但是如果两者之间有联系的话,那么这种解释无疑是最为合理的了。

如果以上推论成立的话,那么找到赖秋燕,便能等于找到了罗荣天。

可是赖秋燕已经失踪半个月了,茫茫人海,又到哪儿去找呢。赖秋燕并不像皮国成那么惹人注目,甚至她的失踪都没有引起新任市委书记阮金学的足够重视。这让李子明一下子陷入了困顿之中。

就在此时,省高检李高瞩的电话打了过来。没别的事情,李高瞩也是关心罗荣天的下落。简单向李子明询问了一下情况,李高瞩也陷入了无奈之中。因为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赖秋燕尽管已经失踪了,可赖秋燕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人举报赖秋燕存在贪腐行为。所以高检就是想插手也不知该如何下手。

李高瞩最后道:“子明,你看这样好不好,我先把情况向王大同书记做个汇报,然后让王大同书记指示公安部门参与查找赖秋燕的下落,我们来个拉网式搜索,或许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你觉得呢?”

这个节骨眼上也只能如此了。如果赖秋燕还在国内,那么由公安部门参与的拉网式搜索无疑更有利于查到赖秋燕的下落。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