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君果然要听上策?” 申时行凝神望向云裳,“上策利国利民,但对乡君而言,却是有莫大的隐患。一旦将来天下安定,乡君或者便是千古罪人。” “如此,乡君还要听上策?” 上中下三策,是申时行审时度势指定的。他更倾向于云裳会选择下策,尽管下策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但最终结果还是可看的。当然,最重要的是,下策之后,天下安定,云裳便是最大的功臣,功在当代,名传千古。 从个人得失角度来说,申时行的下策实则是上策。 “我还是要听上策!” 千古罪人? 云裳很不以为然。 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更何况,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书写。未来如何,掌握在胜利者的手中,而她便是要做最终的胜利者。 “寒灾将至,四时紊乱。春种秋收必受影响,此百姓乱之根源。” “若要天下太平,首要是解决吃饭问题。乡君以为然否?” 申时行望着云裳,淡淡开口。 云裳微微点头,道“先生请继续。” 吃饭问题,她已经有了设想。至于具体的效果如何,还待观察。不过,就暖棚蔬菜的效果来看,这一方法,应该会有些效果的。 “这世间之事,解决之道,不外乎两点,开源和节流。” “所谓开源,便是增加地里的产出。但在寒灾之下,减产是必然,增产是偶然。是以,想要开源,太难。” “开源不可行,那便只有一个方法,节流。” “简而言之,减少这天下的人口!” 话说到这里,申时行就不再继续言说,而是望向云裳。若是云裳不能体会他这番话的意思,那么,说再多也是无用了。 云裳沉默,半晌没有回应。 她想到了上辈子肆虐大德朝半壁江山的极乐教。区区极乐教,纵然是在乱世有了它生长的土壤,可是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席卷大德朝的半壁江山,这可能吗? 最终,因为极乐教之乱,大德朝的人口,减少了将近三成。除此之外,很多的极乐教众最终失去了一切,只能为奴为婢。 恍惚之中,云裳明白了上辈子的一些事情。 “申先生,这,应该不是上策吧?” 云裳盯着申时行,目光仔细地观察着对方的神情变化。 申时行傲气的面上露出几分的认同,点点头,道“这是总策。上中下三策,都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 “若是乡君来做这件事情,会如何做呢?” 减少人口,也就是节流。 粮食不足的问题,这是注定了的。 朝廷就算是想要拯救万民,但手里也得有东西。 寒灾影响下,大德朝北边的产粮地,多数都是减产过半,更有些地方是颗粒无收。朝廷就算是有银子,可是也没出买粮。 无粮,必乱! “减少人口,以此办法节流,先生之策,还真的是要遗臭万年啊!” 云裳叹了口气,若是可能,她是断然不会用这一方法的。因为,一旦用了这一法子,死的人将会是上千万。上辈子的大德朝,似乎就是用了如此方法,只是做得比较隐蔽。 …… 亲们,求推荐票票支持,求,求,求!
第六百八十五章 节流(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