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赵同窗比张平安就要惨的多了,是名赘婿,在这个时代是毫无地位可言的。
比现代人想象的还要惨一万倍,他们不仅没有尊严,还被当成家里的免费劳动力。
在前朝某位皇帝眼里,赘婿甚至和犯人是一个等级,随时可以被发配边疆干苦力活。
由此可知,赘婿是多么不好当。
近几十年,赘婿地位虽略微有所提升,允许参加科举考试,法律也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他们的财产继承权和人身权利。
例如,《大夏令》规定赘婿与继承人家产平分,且女家不能逐婿再嫁。
但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固有观念,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彻底改变的,实际上很难去按律令执行,地位仍然低下,不被常人所接纳。
如果当时钱家是让张平安做赘婿的话,即使钱家势大,张平安也绝不可能轻易答应。
个中的利害关系,他在这个时代读了这么久的书实在是太明白了!
而且强迫举人做上门女婿,也会被士林中人所唾骂不齿。
一般的世家门阀都不会做这样的事儿,毕竟还要脸,最后多数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此人经历也颇为坎坷,听说原本是出身涿州的武将之家,其父还做过涿州刺史,后来因为官场倾轧,全家被下了大狱。
虽然最后出来了,但全家也成了庶民,财产自然更是没有的。
这位同窗一狠心就自愿入赘了定州杜家,爹娘兄弟也因此和他断了来往。
按张平安来看,这位仁兄够狠,有几分天分,又恰逢乱世,搞不好后面礼乐崩坏,还真能让这位仁兄出头。
重回州学的第一日过得很快,一下子就到了下午下学的时候。
吕老头已经赶着车在门口等着了。
其实新宅子里面有马车,管家也问过要不要把马车送到城东的老宅子里,被张平安婉拒了,毕竟还没成亲呢,这样做显得有点儿太迫不及待了!
路过装裱店的时候,张平安让吕老头先停车,自己下去把鲁夫子赠的字留在店里,让装裱好,明日来取。
到家时,徐氏已经让胡婆子摆好了晚饭。
“儿子,今日第一天回州学上课累不累啊”,徐氏上前关心道。
“还好,不累,我还去鲁夫子那里拜访了一趟”,张平安笑道。
“那就好”,徐氏松口气,随后把手里的茶盏递过去,笑道:“来,这是我让胡婆子炖的参茶,你先喝了补补元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