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午良点点头:“你叫什么名字?”

那将军一挺胸:“末将昭掠!职司建阳守将!君侯当初攻伐齐国的时候,末将曾在您手下任千夫长一职!”

熊午良本来没太在意,只是随口一问,听了那将军的回答,却瞬间眼神一凝:“昭氏的人?”

昭掠恭敬道:“只是昭氏的旁支族人,当不得君侯抬举。”

熊午良立刻和身旁的召滑对视了一眼。

这位守将,官职不大不小,麾下顶多两三千戍卒……放在昭氏,充其量也就是个外围族人。

显然,以这位昭掠将军在族中的身份,还并不知晓熊午良与昭氏、景氏之间的龌龊。

话说回来,昭氏的族人担任边关守将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稀奇——楚国一向有任用贵族子弟、打压庶民的老传统,而屈景昭三氏作为楚国除了王族以外的最大贵族,在楚国上下的官僚体系、军事体系中,必定举足轻重。

尤其是在中下级的军官、官吏之中,这个比例相当不小!

按照屈原的估算——楚国的千夫长、百夫长这样的中低级军官之中,屈景昭三氏的旁系族人、以及与这三家沾亲带故的其他中小贵族,至少要占了其中百分之四十以上的比例!

这也就再一次证明了——用‘树大根深’这个词来形容屈景昭三族,是多么精准。

熊午良再一次清晰地认识到——想单纯凭借蛮力制服这三族,实在是异想天开。

第一,三族及他们的门生故旧的实力太雄厚,关系太复杂(细细数来,就算熊午良自己,祖上也和这三家沾亲带故),不可能完全连根拔起。

第二,就算真能将他们铲除干净,那么楚国的政治体系、军事指挥系统,无疑也废了——这是自毁武功,殊为不智!

↑返回顶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