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齐军主将匡章,又是个绝不能小觑的对手!

如果把这些敌军堵在【莒阳】城内,就算匡章有天大的才能,也无法辗转腾挪……但如果楚军主力继续北上,匡章就有了出城活动的空间……说不定战场局势就会有所变化。

所以,熊午良果断放弃了‘一举灭齐’的冒险做法。

而是选择了‘先吃莒阳,再灭齐国’的稳健打法。

也有人建议分兵,但熊午良仍然觉得不够稳妥——十分的胜券在握,根本没必要冒任何的险。

家人们谁懂啊,他真是泰稳健辣!

计议已定,那就按部就班来做便是——楚军已经堵住了齐军北撤的生路,所以完全不着急了。

熊午良率领十五万武军,稳步南下,最终在二十天之后,也就是六月五日的那天,大军抵达【莒阳】以北。

黑压压的楚军漫山遍野而来,抵达【莒阳】城下之后,没有开展那些无意义的劝降工作……而是按部就班地开始伐木、筑营……俨然一副要在这里扎扎实实过日子的模样。

城头上的匡章见了,心里可谓是且喜且忧。

喜,喜得是楚军没有发动猛烈的进攻——莒阳防线是针对南方楚国的防线,北部这边的防御设施和城墙高度、厚度都自然而然地不如南面那边。

如果楚军打定主意猛攻,那么齐军到底是顶不住的。

至于忧……楚军既然不主动出击,那么齐军便只能据城不出了……可城中的粮草,仅够两个月所用啊……

在众将面前说的‘效法即墨、死守数年之久’那样的豪言壮语,其实只是为了稳定军心而已。

当年的【即墨】是什么情况?

啧……那时的【即墨】虽然被燕军围困,但【即墨】却是一座靠海的城市,拥有简易的港口……

彼时还是曲阳侯的熊午良,为了牵制骤然膨胀的燕国,所以一直顺着海路给【即墨】输血。

大笔的粮草,顺着海路运到了【即墨】。

于是,当时的田单才能带着麾下那几万残兵败将,在【即墨】一守就是好几年……如果没有楚国的援助,田单的那一座孤城是无论如何都顶不住的。

匡章心念及此,再考虑到自己当前弹尽粮绝的困境,不禁长叹一口气!

↑返回顶部↑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