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周处:知错能改,忠君爱国(2 / 2)

(三)少年恶行

年少的周处,凭借着自己强壮的体魄和无畏的勇气,在阳羡乡里横行霸道。他经常欺负弱小,抢夺他人的财物,甚至还会对一些无辜的百姓拳脚相加。他的行为让乡人苦不堪言,大家都对他避之不及。

有一次,周处看到一位老人在集市上卖菜,摊位上的蔬菜鲜嫩欲滴,吸引了不少人前来购买。周处心生歹念,想要不劳而获。他大摇大摆地走到老人面前,二话不说就开始抢夺老人的蔬菜。老人惊恐万分,试图阻拦周处,却被周处一把推倒在地。周围的人虽然对周处的行为感到愤怒,但却没有人敢上前制止。

还有一次,周处和几个同伴在村子里闲逛,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办喜事,热闹非凡。他们竟然闯入婚礼现场,大肆捣乱,破坏了喜庆的氛围。新人一家敢怒不敢言,只能默默忍受着周处的恶行。

周处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不良行为,一方面是因为缺乏父亲的管教和正确引导,母亲的温柔劝诫对他来说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不良风气的影响,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他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就可以为所欲为,完全无视社会的规则和他人的感受。而他的这些恶行,也让他在乡人心中成为了人人喊打的“恶霸”,被列为“三害”之一。

二、转变时期(约 260 - 262 年)

(一)“三害”认知

一天,周处像往常一样在乡里闲逛,偶然间听到几个乡人在议论。他好奇地凑近一听,却听到了让他震惊不已的内容。原来,乡人将他与南山的猛虎、长桥下的蛟龙并称为“三害”,而且认为他是其中最令人畏惧的一害。

周处听到这个消息后,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他从未想过自己在乡人眼中竟然是如此可恶的存在。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羞愧和疑惑。愤怒的是乡人对他的评价如此之低,羞愧的是自己的行为确实给大家带来了伤害,疑惑的是自己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