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刘三九恼怒道:“都说你们共产党人都是铁做的,我看你就是个软柿子!”
“旅长,这不是什么软不软的事,这是抗日大局!”于敬之强调道。
刘三九将手一摆道:“你这个参谋啊,我看还是回去分析你的国际形势去吧,杀人的事儿,我看你就甭给我参谋了!”
“旅长!”
刘三九再不理睬于敬之,竟自转身离开。
虽然对于敬之表示了不满,但对他提出的担心刘三九是认可的,自己心里是十分清楚。
可两个骑兵团的买卖他不能不做,这是他继续积蓄力量坚持抗日的一大契机和本钱。
当然,在于敬之的心里,对蒋柏林捕杀共产党人的恶行也早恨之入骨,但孰轻孰重,他只有从抗日大局来考虑。
顾彦卿说话算话。几天后,蒙古古艾兰太骑兵团和武维新第十五骑兵团便归建到刘三九的门下,这让刘三九着实地兴奋。
他立即派出去一个侦查小队启程赶往梨树镇。
随后,刘三九从蒙古古艾兰太骑兵团和武维新第十五骑兵团各选出两个主力营加上四旅骑兵团。浩浩荡荡的队伍由刘三九亲自带队一路杀向蒋柏林左路军驻守的梨树镇。
梨树镇原来只是个不见经传的小镇,但就在几年前,这里发现了大量的煤炭资源,很快,煤炭产业如日方升,迅猛地发展起来。铁路也随之建成,小镇便开始繁华起来。
蒋柏林把自己的老巢建在这里,即考虑到部队的供给问题,同时,这里又是抗日联军据守吉东地区的腹地,左有救国军,右有自卫军,都处于战略两翼的最前沿,而对面是连绵几百里的崇山峻岭,身后便是俄国边境,抗不抗日他不管,最起码这里是最安全的。
但蒋柏林还是十分的警惕,自从进入梨树镇,便将这里严密设防,布置的铁桶一般,戒备森严。
陆达通带着先头队伍经过了几道封锁,由于这支部队都带着自卫军的臂章,并没有遭到严格的盘查和阻力,但接近梨树镇最后一道防线时,队伍还是被拦截下来。
值班的军官立即打电话请示司令部,可电话始终无法接通。
其实,电话线早被提前潜入梨树镇的侦查兵给掐断了。无奈,他只能亲自跑步去司令部报告。
陆达通不敢耽搁,一旦通知了司令部,接下来更是不好解释。
“我们受李岳司令的命令,前来换防,谁敢阻拦格杀勿论,上!”
见值班军官离开,陆达通大声吼道,随之大手一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