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是登上太后之位的老狐狸。
故意说出此事,好让帝王忌惮猜忌他,待他这把刀不好用了,帝王自然会丢弃他。
这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呢。
永明帝看了眼萧洹,眼底的幽暗很快退去。
他重新撩袍坐下,已是冷静下来:“太后年事已高,别再费心思了,朕信霖安的忠心。”
太后该说的已经说了,心里畅快得很,以至于精神头都好了不少:“哀家有一封怡亲王的认罪书,写明他当年亲眼看见皇帝杀兄弑父,再让丞相写假的传位诏书之事。皇帝觉得,这一封认罪书的价值如何?”
怡亲王就是当年其中一个宗亲。
永明帝登基没多久,先将东宫上下抓拿斩首,再与太后一同在暗地里使手段,将知道内情之人全部处理干净。
千防万防,太后竟留了这么一手!
若不是霖安偶尔得知此事,他怎会有所防备。
无论是被逼退位,还是成为千古罪人,他都不会让这种事发生!
永明帝直视着太后,道:“只要太后交出这封认罪书,确保再无别的证据,无论是茶税案,还是那些税银,朕都不会再与徐家计较。只要朕还在这位子上,永不削徐家的爵。”
太后就等这一句话。
她微微颔首:“哀家相信皇帝。”
为表诚意,永明帝让萧洹拿出剩余的信件。
徐国公接过一一过目,核对过没有遗落后,朝着太后点点头。
太后这才对永明帝说:“认罪书就在皇帝坐的圆凳垫子里头。”
永明帝寒了脸。
好一个心思缜密的老虔婆!
他还以为会藏在暗格里呢。
难怪他派出的人探查多时都没有任何线索!
萧洹帮忙将认罪书拿出,永明帝迫不及待打开一看,确认这是怡亲王的笔迹和印鉴,心惊胆战过后,又是松了一大口气。
他当即就将这封认罪书烧个干净。
太后看着火苗,心里不免惋惜。
她似乎想到了什么,往萧洹看了眼,他依旧一副淡漠模样,眼底却掠过一抹恨意。
因为太快消失不见,太后还当自己老眼昏花看错了。
此事已了。
永明帝和萧洹离去。
徐国公又跪下来请罪:“是臣的过错,害得太后一番筹谋全白费了。”
见人又擦了擦眼角,假模假样的哭泣,太后甚是心烦。
她忽的问道:“你觉得萧洹长得像景淳太子吗?”
“啊?”徐国公愣了愣。
他苦想片刻,道:“萧洹是长得不太像阿妹,可他和燕王有四分像啊。景淳太子容色无双,才情一绝,眉眼温润,跟萧洹那浑身戾气的王八蛋哪里像了。”
太后紧皱眉头:“你当年可看着皇太孙喝下毒酒?”
徐国公咽了咽口水,有些心虚:“亲眼看见的,太后不必忧心。”
他刚给徐家闯下大祸,他是绝对不会告诉太后,他当时并没亲自盯着,而是派手下去办的。
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