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日子过的太舒坦吗?
也幸好姑娘刚到结婚年龄,家里还不算太着急。
否则再大个一两岁,哪还用冯勇惦记,早被街道催促着随便找个小伙嫁了。
流言蜚语真的能害死人。
尤其是姑娘。
了解过基本情况后,苏颖和冯婶一致认为,冯家新媳妇稳了。
并不是说老冯家多优秀。
而是,冯家就一个儿子,工作也凑合,矬子里拔高个,显着了。
原本第二天冯婶便想托媒婆上门。
不过被杨庆有拦住了,直言冯勇师父比媒婆靠谱,一供销社的老资格售货员去说和,又是小伙的师父,更显师出有名不是?
即使谈不成,也不至于被好事者拿去在街头巷尾当谈资。
冯勇去单位找师父这么一说,哪有不同意的道理,中午他师父就拎着点心上了门。
话说老师傅出马一个顶俩。
更别提那身工作服了,威力甚大。
三言两语下去,不仅忽悠的女方母亲一愣一愣的,还当天就把姑娘带去了供销社。
使得俩单身顺利的见上了面。
这媒婆当得,只能说体贴,相当体贴。
在杨庆有平日里耳濡目染之下,冯勇那张小嘴可以说是妙语连珠,虽紧张,但仍旧发挥了平日里七八成的功夫,很顺利的在姑娘面前留了个好印象。
这年头媒婆介绍的相亲,双方父母,包括媒婆都不会给新人太多时间。
见一面,聊一聊,形象满意,性格大差不差,便基本成了。
第二面便是双方父母见面,商量婚期。
而且婚期不会太靠后,基本在见面后的头几天。
主打一个迅速。
用老一辈人的话来说。
什么感情不感情的,结了婚,同过房,第二天醒来,不像夫妻也是夫妻,睡都睡了,哪那么多破事,谁家过日子不拌嘴?打着打着就习惯了。
用现在话来说,天天柴米油盐的,感情用不了两年就得淡,凑合着过呗!还能离咋滴?
阎解成这边求神拜佛盼着冯勇对象告吹的时候,冯勇周三请了假,一早借了杨庆有家的自行车,去接新娘子领证。
冯叔也没去上班,等邻居们都上班走后,便和冯婶一起张罗着院里的闲人收拾卫生,贴对联挂红布买鞭炮。
日子缓过来了,自然不能像老阎家似的,太过寒酸。
起码得热闹不是。
虽不至于杀鸡宰羊,好歹也得把糖块瓜子备上,等到了中午,新郎带着新娘子进院时,不至于让来庆贺的供销社同事和邻居们干瞪眼。
到此时,杨庆有才见到新媳妇真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TXT下载上一章 ← 章节列表 → 下一页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