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四章 一对啄木鸟(2 / 2)

读完之后,钱钟书先生抬起头来,接着讲解道:

“我刚刚的读音是比较典型的伦敦口音,我再用美国音给大家读一遍。”

钱钟书先生又将同一段课文用美国音朗读了一遍,明明都是同样的句子,然而这次的感觉跟上次大不相同,之前的发音一板一眼,每一个词都毫不含糊,这回的发音却丝滑流畅,浑然一体,有一种慵懒自如之感。

同学们都静静品味着,默默感受两种迥然相异却各有魅力的发音方式。

“同学们应该已经听出来了,英国音和美国音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要进行类比的话,英国音近似于咱们的国语,美国音则和北平方言比较相似。虽然国语的发音脱胎自北平话,但讲究的是字正腔圆、铿锵有力,而北平方言儿化音用得多,词与词之间连缀黏腻,听来自带一丝懒意。”

钱钟书先生的比喻不光通俗易懂,还十分生动,让听者不由得会心一笑。

“我相信同学们对这两种口音都各有偏好,但我依然建议同学们能够学习标准的伦敦音。”

钱钟书先生的话引发了同学们的窃窃私语,廖灿星对大家的反应并不意外,因为联大外文系的教授以讲美国音的居多,而联大外文系主任陈福田更是讲美国音的代表人物,他说起英文来,语速甚至比学校里的那些洋教授还要快,廖灿星刚入学便听过陈福田先生的课,深知同学们对他的崇拜。

钱钟书先生却似乎对讲台下的小小骚动浑然不觉,也无意争执,对发音的问题点到即止,随即转换了话题:

“现在我们讲讲这篇小文遣词造句上的独到之处,这篇文章并不深,相信同学们都能读懂个大概,遣词造句本没有什么难的,但它自有它的妙处,值得一讲。我今天不过提几个值得注意的点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