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来自用户的审判(2 / 2)

“挑食”的解码器: “为什么我下载的这几首MP3放进去无法识别?” “播放某些VBR文件时会偶尔卡顿一下,或者声音有点失真?” “启明一号”虽然性能强大,但早期的MP3编码标准本身就不够统一,存在各种非标准的实现,加上一些用户使用了劣质的编码工具,导致了兼容性问题。

“反人类”的PC伴侣软件: “那个Qiming Connect软件简直是噩梦!界面丑就算了,传输速度慢得要死!而且经常卡死!” “为什么不能直接拖拽文件?非要用这个破软件同步?” “就没有Mac版的吗?!” 林轩虽然预见到了USB的重要性,但在Pioneer一代上,受限于成本和开发周期,仍然采用了并口(或串口)连接,加上配套软件是临时赶工出来的,用户体验自然惨不忍睹。

“娇贵”的外壳与“松垮”的滚轮: “我的Pioneer才用了不到一周,铝合金外壳上就全是划痕了!心疼死我了!” “那个滚轮确实好用,但感觉有点松垮垮的,会不会用久了就坏掉?” 追求极致设计的同时,耐用性成为了新的槽点。

功能缺失的抱怨: “为什么没有FM收音机功能?” “不能录音吗?” “EQ调节选项太少了!” 用户们开始提出各种各样“得寸进尺”的功能要求。

这些来自全球用户的真实反馈,如同潮水般涌向启明芯那刚刚建立起来的、还显得有些稚嫩的客服和技术支持体系。

启明芯的应对:焦头烂额与快速迭代

面对用户的“审判”,启明芯内部迅速行动起来。

软件团队的“救火”: 小张带领的软件团队,立刻进入了比发布前更紧张的“Debug模式”。他们夜以继日地分析用户上传的日志文件和有问题的MP3样本,定位Bug,优化算法。

固件V1.01紧急发布: 针对最严重的死机和文件兼容性问题,他们在一周内就推出了第一个固件更新V1.01。林轩亲自拍板,决定将固件更新方式也进行优化——提供一个更易用的、带图形界面的PC端固件刷新工具,并制作了详细的图文教程,发布在官网上(这个官网也是赵晴鸢紧急找人搭建起来的,虽然简陋但五脏俱全)。

电池续航优化: 他们也发现,频繁操作“灵动滚轮”确实会额外消耗不少电量。通过优化滚轮传感器的中断处理逻辑和屏幕刷新的频率,在V1.02版本中,将待机和轻度使用下的功耗又降低了一些,虽然无法彻底改变硬件基础,但也算略有改善。

客服团队的“成长”: 黄耀龙亲自坐镇客服中心(其实就是办公室隔出来的一个小房间),指导着那些年轻的客服人员如何应对各种刁钻的问题和愤怒的用户。他们学习如何安抚用户情绪,如何收集有效的问题信息,如何引导用户进行固件升级。同时,他们也开始在几个核心的粉丝论坛注册官方ID(如“QiMingXin_Support”),主动收集问题,发布公告,进行官方答疑。这在当时是非常新颖的做法,虽然初期显得有些笨拙,但也展现了公司重视用户反馈的态度,赢得了一些用户的理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