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轩“杀手锏”: 对于那些份量最重、难度最大的目标,林轩甚至会亲自出马,利用他对未来技术的“预见”、对技术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强大的个人魅力,进行“一对一”的说服。
优厚待遇+巨大空间: 提供远超市场水平的薪酬待遇(现金+股票期权,IPO后价值惊人)、优越的工作环境(香港或海外独立办公室)、充足的研发资源、以及最重要的——一个能够让他们施展才华、从零开始构建一个伟大平台的历史性机遇和技术自由度!
行动实例:挖角GPU架构女神
时间来到2004年末。启明芯的“灵猴”GPU虽然在“蜂鸟”和早期的“天枢”原型上表现不错,但林轩知道,要真正实现他构想中媲美甚至超越未来iOS的图形体验,还需要在GPU架构上有更革命性的突破,特别是在低功耗并行处理和可编程渲染管线方面。
他的目光,锁定在了当时全球图形技术领域的“圣地”之一——加拿大ATI公司(后被AMD收购)的一位传奇人物身上。
伊芙琳·里德博士(Dr. Evelyn Reed),一位在业界享有盛誉的女性GPU架构师。她以其在低功耗、高性能移动GPU架构方面的前瞻性研究而闻名,据说主导设计了ATI某款极其成功(但可能因公司战略调整而未能量产)的移动图形核心。然而,据林轩了解(也结合了他前世的记忆碎片),Dr. Reed似乎对ATI当时过于聚焦桌面显卡市场、对移动图形领域投入不足感到失望。
这,正是林轩的机会!
通过一家顶级的国际猎头公司,启明芯的人力资源副总裁辗转联系上了Dr. Reed,表达了启明芯对她在移动图形领域成就的“仰慕”,并邀请她在一个“恰当的时机和地点”,与启明芯的“首席技术顾问”(一个为林轩临时设计的模糊头衔)进行一次非正式的技术交流。
会面地点,被安排在了瑞士苏黎世一家僻静的湖畔咖啡馆。当时,Dr. Reed正好在欧洲参加一个图形学顶会。
林轩亲自飞抵苏黎世。没有带任何随从,就像一个普通的、前来向行业前辈请教的技术爱好者。
当Dr. Reed看到坐在对面的,是一个如此年轻、甚至可以说是“稚嫩”的东方青年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猎头之前只告诉她,是一家来自亚洲的、资金雄厚、在消费电子芯片领域异军突起的神秘公司,想和她探讨移动图形的未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