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针锋相对(2 / 2)

大家都是娱乐赛道的,完全可以兼容,刚好顺势在抖音里插一脚,为自己旗下音乐做宣推。

就这样,投资并购部开启对思雨文化的并购调查,找到蔡总要所有思雨文化的资料,并询问情况。

蔡总喊来刘振荣,他是思雨文化的对接人,最了解。

刘振荣回到工位,调出所有有关思雨文化的数据资料,打印出来,回到蔡总办公室,给并购部的同事讲解思雨文化。

并阐述他对公司创始人司雨的印象。

-------

大京这边,司雨已讲完自己的经营理念和构想,实际上把他和李明海在电话里面聊的又深入展开论述了一次。

进入到问答沟通环节。

总监Ryan和副总监兼三组组长李明海没有吭声,等组员提问。

别小看组员,每一位都是精英,全员硕士,含一位博士。

有三位海归,全部来自全球金融学TOP 10的高校。

看本科学历,潘博的复旦是最差的。

看硕士学历,严雅宁的港大是最差的,那是她家里不想她去海外就读才选择港大。

平均年龄30岁,全是人中龙凤。

严雅宁最年轻,27岁。

她第一个开口,连续问三个问题。

另一位组员问了两个,司雨一一作答。

问的常规经营思路问题,简单阐述即可。

潘博按捺不住,跳出来问:

“为什么打造这么庞大的电商团队呢?是不是和主业背道而驰?人力冗余相当严重。”

司雨皱起眉头。

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但说话的攻击性比较重,语气一点都不委婉,并做了主观判断:人力冗余相当严重。

“我说过,我司未来50%的商业变现渠道来自电商,因此要重金打造电商团队。”

司雨缓缓回答:“我不认为有人力冗余的情况,我还会加快、加大电商团队的投入。”

潘博轻笑摇头,看起来很不赞同司雨的思路:

“全国所有MCN公司,均把变现方向放在商演、广告、周边、平台补贴、IP授权等渠道,为何思雨文化要独辟蹊径?”

“时代在变,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司雨强调道:

“我司90%的业务在抖音,抖音会加快在电商业务的探索,我司要做抖音电商的领头羊。”

潘博嘴角嗤笑,反驳道:“抖音能做好电商?你认为抖音能在猫淘、狗东的夹击下杀出重围,把电商业务做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