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赶紧安慰我受伤的心灵(2 / 2)

且有一大批服装、纺织行业的熟练工,完全满足服装生产企业对人力的需求。

口罩风波的事儿,司雨当然不可能对祝姗说,也不会对任何人说。

只能偷偷独自做准备。

从说服祝姗同意在仙涛建厂开始。

司雨从仙涛地理位置,说到产业集群优势,再说到纺织工人优势。

祝姗始终不认同。

这些,确实是仙涛搞服装厂的优势,但没办法覆盖思雨文化在生产方面的劣势。

司雨也知道祝姗的坚持是对的。

站在公司立场,他和祝姗想法一样,代工肯定是最优解。

最终,司雨说:

“你说得有道理,我知道代工方案最好。但我想尝试进军实体制造业,搞搞实体经济,从服装小规模投入干起。”

原来老板思考的落脚点在这里,想试水实体经济搞制造业。

服装,确实是试错成本最低的赛道。

祝姗没有办法,捏着鼻子认可了司雨的方案。

老板年轻,任性,点子多,想闯闯。当核心高管的,只能尽力配合。

司雨搞定祝姗后,用同样方法搞定CEO。

由CEO牵头,招来电商服装线、运营部、人力部、和PR、GR相关同事开会,商议如何推进此项目。

一个小时后,项目方案出炉。

电商部服装线,安排一位擅长女装的P7,担任项目组长兼营销操盘手。

司雨,为表重视,亲自担任副组长,负责落实设计研发团队打造工作。

运营部、公关部,成为一个汉服推广小组,孔涛当组长。

为全网推动汉服文化、为打造公司自有汉服品牌做准备。

人力部,定点从山洞省曹县招聘工厂管理层和裁缝高手。

——裁缝高手,负责打板和高定。

山洞曹县,是全国最大的影楼服装、演出服装、汉服生产基地。

日后,将发展成全国的汉服生产总基地。

当下,曹县的汉服生产已小有规模。

汉服电商销售额近10亿,从事汉服生产的工厂和商家高达两百多家。

这里有生产影楼服装、演出服装十几年经验,有大量懂汉服生产技术、工艺的高端人才。

将成为一家专门操盘此项目的子公司,思雨文化100%注资。

公司名称叫:湖城汉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主打平价中低端的主品牌,叫:云裳初语。

主打高端高定的副品牌,叫:龙章凤彩。

GR姚兴思,负责和仙涛县接触,寻找办工厂的合适地点,为建厂做准备。

汉服项目,就此启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