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百善孝为先 ?(1 / 1)

第一姝 黑鱼精 1431 字 20天前

人多,通判张文辉都没有座位,跟一干人一起站在一旁。    因为张文辉站着的关系,姜文翰能清楚的看到他的一双吊睛三角眼正盯着站在彩棚中间的袁家人。    姜文翰知道这个张文辉是安定侯胡家一系的人。    袁明珠也警觉到他的一双带着恶意的眼睛正在看着他们。    而且这人看似在夸他们,但是把人捧得太高,总有捧杀嫌疑。    张文辉此刻的心情比之姜文翰差不多复杂。    他是这次龙舟赛的负责人,出了人命他难辞其咎,袁家把溺水水手救活,帮了他大忙。    但是他看到协助顾帆逃走,收留顾重阳让顾帆没有后顾之忧不再露头的袁家人就恨呐。    当然,他如今还不知道云湖中的那具死尸就是冯大厚,若是知道他会更恨。    看到张文辉不舒服,姜文翰就舒服多了。    实在不行把少主接走安置。    姜文翰进了彩棚,站在张文辉身侧,悄声对张文辉说:“张大人别来无恙。”    张文辉垂着三角眼:“托姜大人的福。”    两个人都阴阳怪气的。    袁明珠都能感觉到两个人之间的火光四射,刀光剑影。    如果眼神能杀人,这会两个人应该都奄奄一息了。    场中的气氛因为姜大人的到了瞬时一变,之前处处神话袁家的几个人消停下来。    没有了这些人的打岔,袁弘德终于能好好跟知府回话了。    “回禀大人,我家的医术以妇人之症见长,传女不传男,医术实在平平,当不得各位大人夸奖,    这次把人治好全属侥幸,是那人命不该绝,我们到的时候那人只是被水呛得闭过气去,把水按出来就活了。”    把胸外按压推到把人按出来上。    活死人rou白骨都被吹出来了,这些人一看就没安好心。    还有那一大笔样子,哪里是财?那是索命的索命符。    武安州尚武,算不得太平,真让人知道他们平白得这么些意外之财,还能有好啊?    “无功不受禄,这些银子袁某不能接受,请大人收回成命。”    知府被人撺掇着下的决定,这会冷静下来也有些后悔。    这些银子是龙舟赛的彩头,是各家共同凑足的,他确实不好做主赏人,于是就着袁弘德给的梯子就坡下驴道:“袁先生高义,一点不受也不好,总得收一些。”    袁弘德:“给个诊金好了。”    拿了一块散银出来,其余的放回知府面前的案上。    姜文翰放心了。    初听到那些议论把他吓坏了。    彩棚外头:“切,我还以为真是神医呢,闹了半天只是治妇人病的野大夫,救活人也只是碰巧了,瞎猫碰到死耗子罢了,让我去我也能给救活。”    妇科大夫在这个时代地位低下,经常被人跟接产的稳婆相提并论。    “我说怎么看病还带着个女孩。”这是平和点的评论。    更多的是觉得袁弘德傻,“这人真傻,是我我就不说,他不说谁知道,这么多银子白搭了。”    “馊先生寡大夫,这些大夫就是假正经,给钱都不要。”    ……    不管别人怎么说,袁家人知道这个危机算是渡过去了。    袁明珠看得清楚,彩棚里隐隐分成了三派,一派是以张通判为首,把他们往天上捧。    另一派之前以任铁官家的大少爷和刘自耕为主。    不过这位任大少爷脑活不太够用,看不透对方的险恶用心。    刘自耕身上无官职,在这里不太能说得上话。    其他的就是骑墙派,谁说什么都说好。    直到姜文翰来了,他的官职比张通判低,不过他们是朝廷派来的,同样的品阶,总比地方官强些。    加上他又是代表他的上官周大人过来的,也算是跟对方势均力敌,才帮着袁家扭转了颓势。    袁明珠觉得姜大人跟对方剑拔弩张,跟这边却隐约有点好基友情。    虽然她猜不透姜大人跟铁矿的关系,不过有共同的利益是可以肯定的。    这些日子她一直在想,铁官府只是地方小吏,就算是地头蛇,应该也没有胆子跟安阳侯府和安定侯府这样的庞然大物叫板。    可是他们就叫板了,还叫得腰板倍直,谁给的他们底气?    是不是就是周大人?    周大人的背后又是谁?    袁明珠想了一会,没想出所以然。    想想她快去铁官府附学,到了那里说不定能找到答案,就把这些先放下了。    出了彩棚,看到云湖里各家已经在把龙舟拖上岸,准备结束了。    放在往年的流程,还得有个慰问颁奖的环节,今年这个环节就省了。    少了一个环节,总让人觉得差了点啥,人群就依然在湖畔徘徊流连。    袁弘德:“我们回去找你们曾祖母。”    跟姜大人等人告辞。    刘自耕拱手道:“这里离寒舍不远,请各位去寒舍小坐。”    又对袁明珠说:“暇姐儿和澄姐儿都在,暇姐儿还说要谢谢你给做的香囊呢!”    礼下于人必有求于人,但是袁明珠想不通刘大老爷有什么事能求到他们。    她可不会以为刘自耕就是单纯的礼贤下士。    他这是把她当懵懂小儿哄着,只要她应了要去,她家长辈就不会不给对方面子硬是拒绝。    袁明珠往她曾祖父看过去。    袁弘德:“家里女眷还在湖北岸等着呢,改日吧,改日一定登门拜访。”    “接上一起去,”说着不待袁弘德拒绝就吩咐他家仆从去接陶氏她们。    袁弘德估摸着是告发流民那件事。    端午前几家往他们家送端午节礼,耕大太太派去的郝mama就请陶氏去刘府做客。    陶氏以家里忙乱婉拒了。    当时只以为是客套话,看来不是。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容不得袁弘德再拒绝,只得道:“那就叨扰了。”    姜大人也同行,刘府总不至于逼迫他们让步。    告发流民的事涉及全部移民的利益,不是他一家一户愿意让步就行的。    步行到了停放马车的地方,刘自耕请袁弘德跟他同坐一辆马车。    上了马车,刘大老爷一脸羞惭之色。    “麻烦袁先生,实在惭愧。”    把请袁家人去他府上做客的缘由说了。    原来那告发之人是刘家的大姑爷,张家的家主张齐亮。    “我那姐夫跟陈敬仁因为琐事发生了些口角,一时糊涂把陈家豢养流民的事给告发了……。”    袁明珠若不是门牙缺了一个,听这话都想笑场。    多大人了还一时糊涂?那个张齐亮就没见过他办不糊涂的事。    就说嘛,他们把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的,武安州好几家都被渲染成嫌疑犯。    这些人为了自证清白,也得促成这件事早日水落石出。    这世上就没有不透风的墙,下了大力气,就没有挖不出来的秘密。    袁弘德正想婉拒,就听刘自耕说:“我也是被我们家老爷子逼得没法了,才请袁先生走一趟……。”    这次张家得动到筋骨了,刘张氏只得趁着这事还没暴发出来之前,回娘家求救。    她爹还是疼她的,毕竟是真爱所生的两人的爱情结晶。    老太爷也真卖力,为了大闺女都闹上绝食了。    “不用袁先生允诺什么,只要先生走一趟,让我家老太爷知道不是我们袖手旁观,我们尽力帮忙了就行。”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    孝顺能生孝顺子,孝顺子弟必明贤    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谢世即为仙    自古忠臣多孝子,君选贤臣举孝廉。    百善孝为先,若是明理的老人还好,遇到不明事理的老人,儿女苦不堪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