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能归吗?”
那人说:“能否归来,此时也非我能左右。”
“如今舍城失地,谁也不想,可你去,不过是平白搭上性命。”他为他碗里夹了一筷子菜:“要不还是别去了吧,我其实挺舍不得你的。”
“有些事,得去做。”
他有些想笑:“御史台那么多人都没辙,你去……你觉得你去了能劝得动?”
“是啊……”
那人说:“上面要是真听两句劝,也不至于此啊……”
“那就不去了吧,你都这岁数了,折腾啥呀。”他继续劝:“你要是真去那边了,得让多少学子寒心啊……”
“可总得有人去吧。”
那人望着北边:“你说的对,我若真去了,确实会有人寒心,可物极必反,心寒透了,会不会有人想力挽狂澜,救救这脚下众生?”
“这是什么逻辑?”他恍然大悟,却觉得更好笑了:“你去那边,一堆文人寒了心,大景只会亡得更快。”
那人说:“若去一个我,大景就亡了,那只能证明,是它气数已尽,怨不得旁人。”
他叹息一声:“你说的物极必反,不过是一厢情愿,力挽狂澜……何其之难。”
“难的人,会在最难的时候,想做难的事,我所言,乍一听像是虚妄。”
那人将杯中的酒水倒入湖中,激起涟漪点点:“可星星之火,有燎原之势,千万万人中,但有一人生念,便是万民之福,社稷之福。”
“我大景男儿不是北边那帮混账口中的羊羔儿,他们可以拿起刀和敌人拼杀,他们愿意用自己的鲜血扞卫家乡。”
“我大景文人也有傲骨脊梁,文人从不迂腐,我相信他们也会用自己的方式,来挽救这本不该发生的一切。”
“如果只有武能救国,他们会愿意放下书本,披上戎装,站到人前去。”
“北边的朝堂已经算是没了,南边要再起一个,我相信,那坐上高位的人里面,总有不一样的,总有不是为了坐上高位而坐上高位去的。”
那人去了北边,再也没有回来,他偶尔还是会想起那句,星星之火,有燎原之势。
……
“可是父亲,陈子亮他能听话吗?”薛明远道:“他可是从北边回来的,他对朝廷有多恨,你我都清楚,他怎么可能乖乖的站到朝堂上去?他怎么可能会和皇族那帮人相安无事,这不是开玩笑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