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招安人选(1 / 2)

“此言有理。”

“的确也有些道理。”

礼部尚书说完,也有人不自觉点头,高少之问:“礼部尚书,您继续说来。”

“其三……”

礼部尚书点头,继续侃侃而谈:“陈路平确有威望,又是大才,熟兵法,通谋略,善御人心,可谓国之栋梁。”

“若真是将其诛杀,恐使军心动乱,让诸多将士误解了陛下苦心,如此一来,怕是会寒赤诚之心,也伤了君臣之谊,多害无利,不如招安。”

“招安,不仅能让其为朝廷所用,能彰显陛下有仁德之心,明主之资。能利民安军,固君臣之仪,更让百姓无忧,届时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抗北边贼子,景可再盛。”

“此言有理。”

“礼部尚书所言虽有理,可如何能将其招安?”

“招安,简直荒唐!他若肯报效朝廷,自可回来便是,可他如今在作何?”

吏部尚书道:“他在率众谋反,他滥杀无辜,不择手段谋财害命,多少将士死于他的屠刀之下?多少地方官吏死于他手?多少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断子绝孙?多少冤魂无处诉苦,他们的冤屈又该寻谁?”

“若不将此恶贼诛杀,朝廷威仪荡然无存,百姓不服,民怨难消,大景军威何存?招安实乃奇耻,有损朝廷颜面,更使得百姓受屈,届时我大景军队算的什么了?”

“陛下万不可心慈手软,若任其肆意壮大,国之大难矣。”他说着,又拱了拱手:“臣愚见,应当立刻聚重兵剿杀,以正国法,切不可让贼子有半丝喘息之机。杀一儆百,也好震慑其他居心叵测之辈,让其心生惧意,安守本分。”

礼部尚书充耳不闻,拱手道:“请陛下决断!”

双方各有其理,其余朝臣或学礼部尚书那般偏右拱手,或学吏部尚书偏左拱手。

也有少部分哪儿头都不占,静静伫立仿佛并不在此。

“请陛下决断!”

殿中寂静,许久不语的少年天子这才慢慢开口:“诸位爱卿一片苦心,朕都明白,但是朕,决定招安。”

“陛下英明。”

“陛下三思啊!”

吏部尚书欲要再言,却听龙椅之上的稚嫩声音响起:“朕知道你们的顾虑,朕也有,但是陈路平不能杀。”

“且不说他是否是昔年那人,便说他几月之内便能有如此动作,可见其才不俗,若能为朝廷所用,是景之幸,更是朕之幸。”

“至于说,有损朝廷威仪,皇家脸面这话。”少年天子道:“诸位爱卿多虑了,招安,是朝廷网开一面,剿杀反贼是为民除害,杨军威。”

闻言,本就主张招安的朝臣们赶忙附和:“陛下英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