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真相败露(2 / 2)

“你们听说了吗,最近镇上多了不少发热症的人。”

另一桌的男人咂了一口酒,往嘴里丢了粒花生米:“天冷冻着了吧。”

先前说话的男人摇摇头:“我媳妇娘家开医馆,往年冬日得热症最多的是穷苦平人,今年奇怪了,全是些殷实人家。”

冬日天寒地冻,穷苦底层人挨饿受冻是常态,往年几个稍大的医馆,还会给穷人发姜茶驱寒,依旧挡不住年年冻死不少人。

众人一听,不由得正襟危坐,痘疹刚消停每两日,先前那群被关在玉泉观无人问津的病重伤患,幸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游医搭救,不然镇外坟墓都没得葬死人了。

不会又有什么新疫病出现了吧?

钱老板笑着,似乎想打消大伙儿的疑虑:“热症而已,我前段时日误食东西,还发了热症,病了好几日呢,要我说,天下间最多的病都是吃出来的,老话说得好,病从口入,管住嘴啊,病能少一半!”

大伙儿闻言,哄笑声一片,揶揄钱老板开食铺的,说话也没个忌讳。

这时,方才家里有人开药铺的男子,突然想到什么似的,拍了拍脑门:“我想起来了,钱老板说的没准真有道理,那些去药铺看病的,发热前都买了同一个吃食。”

“什么吃食?”

“柳家的卤肉。”男人瞪大眼睛。

“巧合吧,卤肉能吃出热症?柳大的生肉铺子在镇上开了几十年,大伙儿不知光顾多少回,没有哪次出现问题。”有人提出质疑。

此时,人群中买过柳家卤肉的纷纷回忆起各自吃完后的症状,陡然发觉几乎每个人都出现过面红潮热,心绪不宁的症状,喝过酒的现象更严重。

先前穿锦衣的当铺家公子,嘲笑众人:“少见多怪。”

大家不都好好地坐在这儿吗?

他丢下小锭银子,提了壶小酒悠哉游哉回了家。

刚到家门前,突然迎面撞上个脚步匆匆的丫鬟。

丫鬟是不久前刚买的,只因媳妇说儿子快五岁了,正是调皮的年纪,仆人少看管不住,成天上房揭瓦,下湖捉鳖,这才选了个壮硕的丫鬟。

这丫鬟也不知吃什么长大的,一身腱子肉瞧着比他力气还大。

“急匆匆的,做什么去?”

丫鬟看到主家回来,吓得差点哭了:“东家,小少爷又抽了,夫、夫人让我赶紧套车。”

男子一听酒坛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忙冲进房间,果真看见媳妇抱着呕吐白沫失去意识的儿子正在痛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