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玓曾是骑兵营指挥使,与赵妥共事不短的时间,所以,这是袍泽之情,兄弟之谊,贾荀叫他一声世伯也很是合理。
“不敢当世子爷一声世伯。”
赵妥赶紧纠正,他是将武安王视作老师,贾荀要是叫他一声师兄,他会欣然接受。这一声世伯,可就要他不尊师重道。
他万不能接受。
“父亲曾说过:辽东行都司都指挥使赵妥,乃是老成持重,忠肝义胆之辈,也是极具军事素养之能人。你到了山海关,一定要视他为世伯长辈。”
贾荀笑道:“父亲还说:天下诸将,唯有赵妥镇守辽东不会有失。”
“我父亲极为推崇世伯。”
贾荀看向金营:“不说父命难违,只说世伯镇守辽东,让盘踞辽东的范睢不敢异动,金国不敢出兵,小王也是极为崇敬。”
都是小孩子,他那个十来岁的孙子,现在还动不动就哭,还吃着奶,只知道胡闹...武安王世子,比他孙子还小了一岁,却已经率兵行征伐之事,更是有如此才智。
让他感觉,面对的不是九岁的小娃娃,而是...七八十岁的老狐狸。
“世子爷高抬了,高抬了。”
嘴上这么说着,但是赵妥内心却很是喜悦。
毕竟,纵然非碌碌无为之人,也都是凡夫俗子,谁不喜欢被人捧上几句:“敢问世子爷,大元帅如今在何处?太远盘踞的僧兵,可曾交锋?”
贾荀似笑非笑的看着赵妥。
贾荀的目光,让赵妥感觉毛骨悚然,内心先是一惊:“世子爷,不会认为我可以打探大元帅的行踪吧。”
刚要解释一番,赵妥猛然一激灵。
僧兵二十万盘踞太原,至今没什么消息传来,武安王世子,来到山海关...又听闻,贾芸前往蓟州镇增援...
赵妥脑海中灵光一闪:“世子爷,太原...”
贾荀微微颔首:“如你所想,太原的僧兵,已被父亲剿灭。否则,小王如何带兵前来山海关增援?芸二哥如何带着兵马前往蓟州镇?”
“嘶...”
知道武安王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赵妥还是内心震撼。
二十万僧兵,没传来什么消息,就这样被剿灭了?
世子爷来这里增援,贾芸去了蓟州镇增援,那么武安王呢?
再联想到武安王世子种种举动,随时准备出城厮杀...赵妥立即想通了其中关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