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们见了她,也不再是当初那般冷淡疏离,而是多了几分恭敬与殷勤。
为了方便王秀秀做绣活,程大夫人特意从自己的院子里腾出了一间屋子做绣房,专门用来存放绣线和布匹。
这绣房虽然不大,布置得却井井有条。
窗明几净,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映得满室生辉。
满屋子的布料,王秀秀仔细整理了才发现,这其中虽不乏贵重布料,但大多都是陈年旧样,花色早已过时,甚至有些布匹因保存不当,边缘已经微微泛黄。
王秀秀心中疑惑,便悄悄向府中的老嬷嬷打听。
原来,这程府每年衣裳首饰的购置皆有定量,超过的部分,就得各房自己掏腰包买。
程大夫人一向节俭,不愿多花银两在这些身外之物上,因此已经好些年没买过贵重布匹了。
王秀秀听后,心中不禁感慨。
她原本以为程府家大业大,生活必定奢华无度,却没想到竟也是这般精打细算。
这样的程大夫人,竟也肯拿出百年山参给自己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人救命。
王秀秀反倒是有些不懂了。
---
因着程大夫人身边的丫鬟名额已满,院子里实在是腾不出住处给她。
后来为王秀秀安排住处时,倒是难坏了程大夫人。
别的院子倒是有空房。
思来想去,总觉得不妥。
毕竟是自己院子里的人,不在自己眼皮子下面,万一再被钻了空子可怎么好。
正当程大夫人一筹莫展之际,鲁嬷嬷灵机一动,给出了个主意。她笑着对程大夫人说道:“夫人,老奴倒是有个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
程大夫人闻言,连忙放下手中的茶盏,催促道:“嬷嬷快说,有什么好主意?”
鲁嬷嬷微微躬身,低声道:“夫人,您看那绣房平日里也没什么人去,又还要有人管着,倒不如让王秀秀住进去。一来她擅长针线活,住在绣房也方便做事;二来绣房离咱们院子近,使唤起来也方便。”
程大夫人听了,眉头微皱,有些迟疑:“这绣房本就不大,还摆满了布料,可如何能让她住得进去?”
鲁嬷嬷早有准备,笑着解释道:“夫人,老奴已经想好了。咱们可以在绣房后面撤出一排架子,隔出一小块空间,也不用多大地方,足够放下一张小小的床榻和一张案几便可以了。这样一来,既不耽误绣房的用处,又能让王秀秀有个安身之处。”
程大夫人听了,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点头道:“这倒是个好主意,嬷嬷果然心思细腻,就按你说的办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