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诸葛珪见闻(2 / 2)

其实此时的诸葛珪已经在泰山工作。

不过在听闻了太平道的事情之后,他就辞官归隐,并且带着时年十岁的诸葛瑾、三岁的诸葛亮以及两个女儿一同南下来到了太平道境内。

这一路绕了一大圈。

从徐州到豫州到荆州再到扬州。

也幸好诸葛氏还略有薄名,否则还真的不好走动。

到了太平道境内,在花费50金买下一座丹阳郡城的房子之后,一家子人才终于好好逛起了丹阳郡城。

这一逛,竟然有一种前往东都洛阳的既视感。

不……

甚至还要更好。

百姓人潮汹涌,大街上全都是人。

但是街道却异常宽敞。

上面用特别形象的人形图案标注着车马道和人行道。

诸葛一家就仿佛没见过世面的乡下人一样,打量起周围的商家、店铺以及独特的摆摊区。

所有摆摊之人都位于特定区域之内。

如果有人闯入车马道,就会被巡逻之人撵走。

街道上每过一段距离,都有一座亭子,这座亭子不大,只能容纳一个人站岗。

但这人身上穿着十分显眼的大红色劲衣,哪怕是在夜晚的灯光下,也是十分显眼的。

然后诸葛珪惊讶地发现,太平道境内竟然是没有宵禁的!

不过街道上的那些值班人员,则是换了一批。

听人说,这些人叫做保安。

保护一方平安。

都是由军中被淘汰下来的老兵担任。

这些人那都是拥有真功夫的。

用来擒拿小贼,简直大材小用。

不过观察了几天,诸葛珪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在太平道境内,竟然很少看到杀人的场景。

不但是路上的行人并没有一言不合就动手的,就连菜市口,也很少有杀人的。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

街道上没有杀人的,是因为保安会对所有意图谋杀或者杀人之人进行擒拿或者逮捕。

一旦有人反抗,就会直接被格杀当场。

其次,在太平道内,如果杀了人,那么就会被执行死刑。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一旦有人被关押之后,他的直系三代亲属,是不能参加科举。

科举,一个完全有别于大汉此时当官的从政方式。

科举分成两种。

高考和国考。

高考是招收基础人才的摇篮。

而国考则是每年官方用于招募人才的特殊考试。

高考分为应试高考和成年人高考。

前者是从七岁到13岁的孩子一直学到16岁之后,所有十六岁的青年参与的应试高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