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查出编号重复,立刻进行大清洗。
为什么很多人对于这枚铜钱如此恨得牙痒痒?就是因为这齿轮的技术乃是太平道独有的!
数字倒是好说,但是每一个数字都是有对应编号的,根本无法仿制。
不能仿制,也就意味着这钱的价值非常高。
一般来说,市面上虽然五铢钱对太平钱是10:1。
但现实却是,往往需要12:1,甚至15:1的比例才能换到。
可谓是非常昂贵了。
关键是这枚钱币上竟然还有独特的山水画。
虽然只是简单的线条。
但是这技术可不简单。
之前贾琮听说,就连大汉朝廷也想仿制,可却根本无法仿制出来。
这样的一枚钱币,关键是还源源不断。
而且太平道规定,在太平道治下进行交易,就必须要先将五铢钱或者金子兑换成太平钱。
然后才能用太平钱进行交易。
虽然贾琮认为这样做除去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之外,并没有什么好处,但却莫名有一种感觉。
那就是这其中包含着某种自己不知道的深意。
在东汉末年的时间点,共有三种“金”。
黄金、白金(白银)、赤金(黄铜)。
一般情况下来说,如果不是特别备注。
一般都是赤金、白金。
也就是铜和银。
这也是为什么宋朝会有动不动就罚铜的说法了。
只有奖赏的是黄金的时候,才会特意说明。
五铢钱原本是用重量去计算价值的货币。
但是这种货币称量太过麻烦。
尤其是随着使用,五铢钱逐渐不再等重,自然也就无法替代货币了。
而且因为汉代二十两为一金,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所以一金等于480铢。
而一枚铜钱是五铢,也就是说,一金等于96枚五铢钱。
原本其实弄得挺好,但此时因为多年的不作为,五铢钱的货币价值已经被严重贬值。
西汉的时候,100五铢钱约等于现代的30元。
可到了东汉,100五铢钱就只有20元了。
货币包含商品价值和契约价值。
当然,这不是经济论文。
所以货币就相当于一个大家都认可的标准。
但这个标准本身也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这个标准本身可以作为一个钱财去购买某种东西。
这就是商品价值。
而大家认可的标准,就是契约价值。
此前,五铢钱作为商品价值的部分因为金属的稀缺反而还提升了。
可作为契约价值的部分却大打折扣。
一增一减之间,大量的财富从官府流入民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