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5章 切入(2 / 2)

“呵呵。”

看着一身脏兮兮,穿着工作服晃悠着离开的背影,张主任叹口气,“王师傅,省劳模,几十年以厂为家,跟厂子感情太深了,所以嘴上话多了些。”

“理解,我爸也这样,一辈子都给了厂子,都是这脾气,大小事都爱发点牢骚。”连祺笑道。

李乐说道,“这不就是主人翁精神。”

“这词儿,现在很少听到了啊。”

“可一直都在呢,找出来,擦亮他,不过时。”

听这话,张主任眼睛一亮,“是这个理儿。”

“诶,不好意思,光顾着聊闲篇儿了,你们两位来,是社什么查?”

“社会调查,是这样的.....”连祺给这位张开建张副主任简单说了一下过来的目的。

张主任听完,琢磨了一会儿,这才点点头,“真好啊,还有人能想着做这些。”

“你们想了解什么?厂子,人,还是环境?”

“都有吧。重点还是在这种变化中,人的自处。”

“人啊。”张主任笑了笑,“我们的人,你看怎么比,生活,心态。我干了这几年的下岗办,最深的感触,就是有些时候,别太把一些事搞得太煽情。”

“你们年轻,这话,要说早了,其实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开始之后,就已经出现企业倒闭、效益开始下降的情况了。不过那时候,大家生活都差不多,没那么大的差异,厂子倒闭关门,也都是集中在一些小厂,人不多,社会影响也没这么大。又赶上下海、做生意、当个体户的浪潮,反而觉得,在厂子里混日子还不如出去闯一闯。还有主动停薪留职或者辞职去外面的。现在看,个人能动性最强的反而是他们那一批。”

“至于国企大厂,则是温水煮青蛙。”

“到了九二年是分水岭,不少国企出现亏损,开始大规模出现回家的情况,为啥?厂子没活了呗。你的管理、制度、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人浮于事、尸位素餐、效率低下的腐败,其实都是次要的原因,最大的症结,是你的成本,干不过人家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