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真情实感。”
“哈哈哈。”老彼得开怀,而约翰森和尼尔森这俩,一个抠着脚指头,一个嘬着牙花子,这尼玛,吁~~~~~
“约翰森,刚才说到哪了?”
“是的先生,说到金融开始凌驾于实业之上。”
“你继续。”
“是。”约翰森咽了口唾沫,避开李乐有些谄媚的眼神,“就像李,刚才说的,丑国的实业是由于大量的金融资本的转移和带动下,通过战争和劫掠手段创造出来的成熟,使得丑国经济结构先天带有金融属性。原本金融服务于实业,和实业共荣共生,资金融通的本质关系,在金融资本财团刻意的推动和创造条件下,脱离了实体经济开始进行‘自我循环’。开始凌驾于实业之上。这点,李,你能理解么?”
“可以的,当金融体系内部循环形成以虚拟财富形态存在的增值链条时,也就是舆论俗称的‘钱生钱’,而如果金融体系内部产生财富增量的持有主体没有直接进行实体财富兑现,那么金融体系内部虚拟财富的增值部分就可以无限循环往复,形成内部闭环。那么,约翰森先生,彼得爷爷,这个创造出来的条件,是不是指以丑联储为中心的金融体系?”
“是的,而这种金融体系的概念化就是金融神教。”
“所以,李,结合你讲的宗教文明和劫掠新文明的概念,就能更好的理解这个所谓的金融神教的特性,劫掠,而不是生产。”
“您这么一说,我倒是理解了。因为丑国依靠军事霸权和财富经济实力,掌控了世界的主体秩序,而丑联储就是反映秩序意志的寺庙,负责颁布教令或者叫神谕,而那些金融公司机构和交易员负责宣传和解读这些指示,成了神职人员,他们从全世界的金融资产中抽取信仰税,而普通人也就是信众。每一份对指示或者神谕的解读,都将影响世界金融财富的秩序和分配,影响到参与到这个神教中的每一个信众的财富的分配。”
“可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致的解读就无法形成盈亏,谁挣钱,谁接盘,而且,任何只要被称作教派的组织,谁越接近核心层,也就是谁越接近丑联储的中心,那么得到的信息就越准确、等级就越高、反应速度也就越快,所做的预期管理也就越有利。然后再根据远近亲疏,来分配因为信息而产生的利益,而数量庞大,却作为神教最底层的普通人,处于信息的最末端,然后就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韭菜?什么意思?”约翰森听到这个词,有些疑惑。
“下跌为绿,弱小、数量众多,且不长记性,容易被反复收割。”李乐解释道。
“呵呵,很形象的比喻。”
“所以喽,在这个金融神教里,韭菜是最倒霉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