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阿鲁台被俘,军费如何分摊?(2 / 2)

他猛地转身,喝道:“传令!燕军精锐尽出,本王要亲手擒下阿鲁台!”

张玉一惊:“殿下,阿鲁台虽败于蓝玉,但仍有万余铁骑,不可轻敌啊!”

朱棣冷笑:“蓝玉能胜他,本王就不能?更何况——”他拍了拍城墙上的火炮,“欧阳伦送来的新式火器,正好拿他们试试威力!”

姚广孝合十行礼:“殿下既已决断,贫僧自当留守城中,确保后方无虞。”

朱棣点头:“有劳大师了。”

天色微明,阿鲁台的大军已逼近燕番边境外。他望着远处,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传令,全军突击!冲进去好好劫掠一番,再擒朱棣!”

然而,就在北元骑兵即将冲锋之际——

“轰——!”

震耳欲聋的炮声骤然炸响,燕军城头的火炮喷吐火舌,炮弹如流星般砸入北元军阵,瞬间掀起一片血浪!

“埋伏?!”阿鲁台瞳孔骤缩,还未等他反应过来,两侧密林中突然杀出无数燕军铁骑,为首之人金盔玄甲,正是燕王朱棣!

“阿鲁台!”朱棣长枪一指,声如雷霆,“本王在此,还不下马受降!”

阿鲁台怒吼:“朱棣!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两军轰然相撞,刀光剑影,血染黄沙。朱棣亲率精锐突阵,长枪如龙,所过之处北元骑兵纷纷坠马。阿鲁台挥刀迎战,两人在乱军中交锋,刀枪相击,火花迸溅!

“铛——!”

阿鲁台虎口震裂,心中骇然:“这朱棣,竟有如此武艺?!”

朱棣冷笑:“阿鲁台,你败局已定,何必顽抗?投降本王,尚可留你一命!”

阿鲁台咬牙怒喝:“休想!我乃黄金家族后裔,岂能降你明狗!”

朱棣眼中寒光一闪:“冥顽不灵!”

他猛地一枪横扫,阿鲁台勉强格挡,却被震落马下!燕军亲卫一拥而上,瞬间将其制服!

北元残军见主帅被擒,顿时军心大乱,纷纷溃逃。朱棣高举长枪,厉喝:“降者不杀!”

战后,燕番边境外尸横遍野,但燕军大胜,阿鲁台大军终究未能踏入燕番一步。

朱棣坐在大帐内,看着被五花大绑押进来的阿鲁台,淡淡道:“阿鲁台,你还有何话说?”

阿鲁台怒目而视:“要杀便杀,何必废话!”

朱棣轻笑:“杀你容易,但本王惜才。你若愿降,本王可保你部落不灭,甚至……让你继续统领旧部。”

阿鲁台一愣,随即冷笑:“你想让我替你卖命?”

朱棣目光深邃:“天下大势,你比我清楚。北元已亡,草原终究要归于一统。与其被蓝玉赶尽杀绝,不如……换个活法。”

阿鲁台沉默良久,终于咬牙道:“……你要我做什么?”

朱棣满意地笑了:“很简单,从今日起,你便是燕藩的‘北境镇抚使’,替本王……镇守草原。”

帐外,姚广孝手持佛珠,望着远方,低声自语:“殿下之志,岂止于燕藩……”

京城,太极殿。

朱标端坐龙椅,太上皇朱元璋则坐在一侧的紫檀椅上,神色威严。文武百官分列两侧,气氛肃穆中带着几分热烈——北元残部连遭重创,乃儿不花战死,阿鲁台被擒,这可是大明立国以来对北元最大的一场胜仗!

兵部尚书手持象牙笏板,率先出列奏道:“陛下,此次北伐大捷,蓝玉将军斩首三万,俘虏两万,燕王殿下更是生擒阿鲁台,实乃我大明之福!臣请陛下下旨,犒赏三军!”

朱标微微颔首,面带笑意:“此战确实大快人心,蓝玉、燕王皆有功于社稷,自当封赏。”

然而,就在此时,户部尚书郭资突然出列,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朱标目光转向他:“讲。”

郭资深吸一口气,沉声道:“此次北伐,朝廷调集大军近八万,耗费粮草、军械、饷银共计三百七十万两,而燕藩虽出兵助战,但其军费并未独立核算,仍由朝廷承担。如今战事已毕,燕藩既得北境安宁,理应承担部分军费!”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哗然。

当即有官员立刻反驳:“郭尚书此言差矣!燕王乃朝廷藩王,燕藩亦是大明疆土,此次北伐乃朝廷统筹,岂能因燕藩受益便要其额外承担军费?若依此例,日后各边镇战事,是否都要当地自行承担?”

郭资冷笑:“这位大人此言,莫非是要朝廷永远做冤大头?燕藩此次不仅未受损失,反而收降阿鲁台部众,扩充实力!朝廷大军浴血奋战,难道燕藩不该有所表示?”

又有一位御史也站了出来,厉声道:“郭尚书此言,莫非是要离间陛下与燕王?燕王乃陛下亲弟,此次大捷,燕王功不可没!若强行索要军费,岂不让天下藩王寒心?”

郭资不甘示弱:“御史此言,是要以私情废公理?朝廷财政艰难,若处处迁就藩王,国库如何支撑?”

“你们不当家自然不知柴米贵!”

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而朱元璋却一直未发一言,只是眯着眼睛,手指轻轻敲击扶手,似在思索。

朱标见状,轻咳一声,朝堂顿时安静下来。

“父皇,您看此事该如何定夺?”朱标恭敬问道。

朱元璋这才缓缓开口:“标儿,你是皇帝,你来决断。”

朱标的目光越过争执的群臣,落在站在文官队列中的欧阳伦身上。

这事还得问问自己这个妹夫的意见。

“欧阳妹夫,“朱标温声道,“此事你有何见解?“

欧阳伦整了整衣冠,稳步出列。他清俊的面容上带着从容的笑意,声音却异常清晰:“回陛下,臣以为郭尚书所言极是。“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阵低语。欧阳伦不慌不忙地继续道:“臣有三点浅见,请陛下垂听。“

“其一,军费分摊乃古今常理。此次燕藩不仅保全疆土,更收编阿鲁台部众万余,战马数千匹。按《大明会典》兵部则例,边镇获此等战利,当折银上缴太仓。“

()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