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国家大战略,震惊四座!(求订阅!!)
新书推荐:哑巴、潜规则、夫妇乐园、龙族5、我的校长生涯、一生何求沈浩秦菲雪、越做越爱(GL)、女人如雾、表妹万福、灵境行者
他边说边从袖中取出一本账册:“这是军器局与兵部合算的缴获清单,仅良马一项就值八十万两。燕藩若连这点军费都不肯出,其他边镇岂不寒心?“
“其二,“欧阳伦目光扫过反对的官员,“燕藩近年扩军至七万,远超亲王仪制。若朝廷连军费都要代付,岂不是变相资助藩王养兵?当年汉之七国、晋之八王,可都是前车之鉴。“
这句话让朱元璋的手指突然停住了敲击。
这个老皇帝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其三,“欧阳伦转向朱标,语气诚恳,“臣与燕王并无私怨,甚至私交极好,但正因燕王是陛下至亲,更该以身作则。若陛下开此特例,来日楚王、蜀王纷纷效仿,朝廷财政如何支撑?“
他最后拱手道:“臣建议令燕藩承担三成军费,可用战利品折抵。如此既全了天家情谊,又不失朝廷体统。“
朝堂上一片寂静。方才反对的官员都哑口无言——欧阳伦句句引经据典,字字戳中要害。
朱元璋突然轻笑一声:“驸马这账算得明白。“他转向朱标,“标儿,你觉得呢?“
朱标沉吟片刻,缓缓点头:“欧阳妹夫,所言确有道理。传旨:燕藩需上缴此战缴获战马、兵器等折银一百二十万两,另拨三十万两现银补足军费差额。“
他特意补充道:“此乃特例,下不为例。燕王功在社稷,着加赐黄金千两以示抚慰。“
太极殿内落针可闻。
六部九卿的官员们眼观鼻鼻观心,竟无一人出列反驳。
兵部尚书唐铎原本已经迈出半步,此刻却悄悄将乌纱靴收了回来。
他余光瞥向身旁的户部尚书郭资,却见这位同僚正死死盯着笏板上的花纹,仿佛突然对木纹产生了莫大兴趣。
几位与燕王府过从甚密的武将互相交换着眼色。
他们本想说燕王镇守边关劳苦功高,可欧阳伦那句“变相资助藩王养兵“像把刀子,生生堵住了他们的嘴——这话谁接谁就是心怀叵测。
文官队列末尾,年轻的解缙突然剧烈咳嗽起来。
他慌忙用袖子掩住口鼻,引得周围几个御史侧目而视。
这位才子方才还准备了一篇慷慨陈词,此刻却恨不得把袖中的奏折捏成粉末。
欧阳伦引用的“汉之七国、晋之八王“八个字,就像八座大山压在所有想为藩王说话的人心头。
右都御史袁泰的胡子微微颤抖。
这个夙来以敢谏著称的老臣,此刻却想起上月收到的那封密信——燕王府长史送来的礼单还在他书房暗格里躺着。他偷眼望向御座,朱元璋枯瘦的手指正在龙椅扶手上轻轻划动,那动作就像屠夫在磨刀石上试刃。
突然,殿角传来“咔嗒“一声。
众人悚然回首,却见是鸿胪寺官员的牙笏掉在了地上。那官员脸色煞白,竟不敢弯腰去捡。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仿佛一张张欲言又止的嘴。
朱元璋忽然笑了。老皇帝的笑声像钝刀刮过竹节,惊得几个翰林学士浑身一颤。“看来众卿都觉着驸马说得在理?“他的目光扫过群臣,“那便这么办。“
太极殿内,欧阳伦的声音刚落,殿中群臣尚沉浸在方才那番关于军费分摊的议论中。
忽然,欧阳伦再次上前一步,拱手高声道:“太上皇、陛下,臣还没说完呢!“
这一声如同平地惊雷,让原本已经趋于平静的朝堂再次骚动起来。
站在文官队列前排的几位尚书不约而同地抬头,眼中闪过诧异之色。
就连侍立在御阶下的太监们也忍不住交换着眼色——这位驸马爷今日是要把天给捅破不成?
朱元璋原本半阖的眼皮猛地抬起,浑浊的眸子中精光乍现。
老皇帝布满皱纹的手指停在龙椅扶手上,指节微微发白。
他缓缓坐直了身子,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哦?驸马还有话说?“顿了顿,嘴角扯出一个似笑非笑的弧度,“即便没说完,那你就说吧,咱倒要看看你还能说出个什么来。“
站在御座旁的朱标也不由自主地向前倾身。
这位素来稳重的年轻帝王此刻眼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手中的玉圭不自觉地转了个方向。
他注意到欧阳伦今日不同往日的仪态——这位平日里懒散的驸马此刻背脊挺得笔直,面色也是相当严肃,这可是相当少见!
“臣要说的,是关乎大明百年基业的'国家大战略'!“欧阳伦一字一顿地说道,声音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
“国家大战略“这五个字一出,朝堂上顿时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站在武将队列中的蓝玉猛地瞪大眼睛,粗壮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佩刀。
文官队列中,解缙手中的象牙笏板“啪“地一声掉在地上,在寂静的大殿中显得格外刺耳,但他恍若未觉,只是死死盯着欧阳伦的背影。
朱元璋的呼吸明显急促了几分。
朱元璋布满老年斑的手掌重重拍在龙椅扶手上,发出沉闷的声响。
他浑浊的双眼此刻亮得吓人,就像黑夜中突然被火把照亮的古井。
虽然暂时还不清楚这个“国家大战略“的具体内容,但征战一生的直觉告诉他,这必然与北方草原有关——那个让历代中原王朝寝食难安的心腹大患。
朱标更是激动得向前迈了半步,冠冕上的珠串剧烈晃动,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