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纮升迁的消息在一个雨天的傍晚传来。小莲冲进静深轩时,我正对着铜镜练习发髻样式,她浑身湿透却满脸兴奋:"表小姐!主君升任礼部郎中,全家要搬去汴京了!"
我手中的玉簪差点跌落。汴京!宋朝的权力中心,也是原着故事展开的主要舞台。这意味着剧情即将进入关键阶段。
"什么时候动身?"
"说是下月初。"小莲拧着衣角的水,"老太太让各房开始收拾细软,大件家具就不带了。"
我点点头,心中快速盘算。搬到汴京有利有弊:利在能接触更广阔的世界,弊在明兰在汴京有人脉基础,而我则要从零开始。
"对了,"小莲压低声音,"听说林姨娘闹了一场,说墨兰姑娘的婚事还没定,搬去汴京会耽误议亲。"
我冷笑。林噙霜这是怕离开扬州这个经营多年的地盘吧?在汴京,她可没有那么多眼线和帮手。
"主君怎么说?"
"主君大怒,说墨兰的婚事到汴京再议不迟。"小莲幸灾乐祸地说,"林姨娘被训斥了一通,灰溜溜地回林栖阁了。"
这是个好消息。看来盛纮对林噙霜的耐心已经所剩无几。我走到书案前,摊开一张纸,开始列出搬迁需要准备的事项。
次日清晨,盛纮召集全家商议搬迁事宜。我作为协助老太太理家的人,也有幸列席。议事厅内,盛纮端坐上首,王大娘子志得意满地坐在一旁,林噙霜则面色阴沉地站在角落——自从上次失宠后,她已没了坐下的资格。
"此次搬迁,需妥善处置扬州产业。"盛纮环视众人,"铺面、田庄都要留人打理。长柏,你可有建议?"
长柏刚要开口,明兰轻声道:"父亲,女儿有个想法。"
盛纮点头示意她说。明兰条理清晰地提出将部分田庄变卖,只保留最赚钱的三处铺面和两处庄子。她的建议稳妥有余,进取不足,但正合盛纮保守的性格。
我注意到明兰说话时,余光不时扫向我,似乎期待我的反应。我保持沉默,直到盛纮突然问道:"周丫头,你怎么看?"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我。明兰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回主君的话,"我斟酌着词句,"小女以为,与其变卖田庄,不如改革管理模式。"
"哦?"盛纮来了兴趣,"详细说说。"
我鼓起勇气,将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改编成古代语境:"可将所有田庄交由一位总管统一管理,订立明确章程,按收成给佃户分成,多劳多得。铺面亦然,掌柜伙计按利润抽成,必能提高积极性。"
盛纮若有所思地捋着胡须。王大娘子一脸茫然,长柏却眼前一亮:"表妹此言有理!就如商鞅变法,奖励耕战,国富民强。"